12月24日,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七有’‘五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题,深入海育幼儿园、四季青镇“文化四季”综合活动中心进行实地检查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七有”“五性”监测评价结果以及民生重点项目落实情况汇报,研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工作。于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决策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把民生重点项目落实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区委副书记张强一同检查调研。
今年11月,在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由海淀区教委与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的海育幼儿园正式开园,这既是发挥区属国企主力军优势、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也是区委区政府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进一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创新创业要素聚集的具体措施。此举不仅对缓解地区学位紧缺,解决百姓入园难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进一步推动海淀区“幼有所育”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该园是一所优质普惠公办园,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建筑规模18个班级,目前已有4个班的小朋友在温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于军实地察看了宽敞明亮的音体室、美术室、活动室等专用教室,并听取办学宗旨、任务以及幼儿教学、园区建设使用等情况汇报,对幼儿园坚持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秉持“以至爱致最爱,以稚爱成大爱”的办园理念,致力于办成有温度、善创新、最幸福的幼儿园的目标愿景表示赞赏,希望孩子们在充满爱、理解与尊重的氛围中自由表现自我,幸福地成长;希望老师们传承“优良师德、无私给予”的精神,把至爱给予每一位孩子,用爱和专业陪伴每一位孩子成长。于军强调,加速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高能级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重要战略位置,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教育设施,扩大优质教育的辐射范围,补齐教育配套短板,及时回应地区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盼。海育幼儿园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不断改革创新,办出特色,打造精品,努力办成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园,为海淀教育的金名片增光添彩。
四季青镇“文化四季”综合活动中心占地面积余平方米,集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共文化服务及社会养老助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自今年10月启动以来,倾力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阵地,已经成为满足地区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的品牌场所。于军走进“文化四季”综合活动中心,舞蹈教室、合唱教室等场所展现在眼前,社区居民正全神贯注地排练大合唱。该活动中心还设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服务中心等部门,同时,图书馆、培训教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开展党建活动及文化交流的综合服务场所。于军指出,四季青镇要以综合活动中心为阵地,继续打造“文化四季”特色文化品牌,扩大影响,引起共鸣,为地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多元普惠的文化服务,并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的新模式,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提高公共服务的惠及面,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挖掘深厚文化底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镇域群众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围绕文化传承发展,统筹整合科技资源要素,实现与科技创新的功能耦合和空间互动,将文化“软实力”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要从农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中汲取动力,着力构建“一河十园”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带,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中关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为海淀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作出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根据海淀区“七有”“五性”测评情况,与会领导和单位负责人细致分析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在所居、弱有所扶”等领域以及“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公正性、多样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将进一步对标对表,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工作,为海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提供有力支撑。
于军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了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区委全会要求必须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全区上下要按照决策部署要求,把补齐民生短板、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工作着力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各类就业新形态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要重视“一老一小”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前瞻性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要强化教育“命根子”地位,实施好教育强区行动计划,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园,扩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构建具有海淀特色、更加普惠公平、优质均衡、多元供给的教育结构,擦亮海淀教育“金名片”。要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深入实施健康海淀行动,抓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推进各项惠民政策举措落地,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
于军强调,“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力抓手。要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改革,完善“接诉即办”机制,紧紧抓住群众诉求办理关键环节,坚决落实工作责任,找准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相互学习借鉴,特别是针对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要深入分析研判、全力抓突破,进一步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群众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要保持耐心,持之以恒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在“小事”中彰显大作为。要充分发挥海淀科技资源优势,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行政务服务就近办、电子办、网上办、智能办,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要在管理精细化和服务精准化上下功夫,深化改革创新,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市级统筹,增强部门合力,推进法治化、制度化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聚焦“七有”“五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领导张劲林、梁爽、林剑华、林航、陈朝晖参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