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性味 > 正文 > 正文

专题在ldquo活动rdquo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26 12:15:26

以生为本,且思且行

——第二小组浅谈活动·探究单元的思索与实践(续)

统编教材推出了“活动探究”单元的全新单元形式。分别为新闻、演讲、诗歌、戏剧。就内容而言,基本按照文体的不同来进行区分,帮助与引导学生对新闻、诗歌、戏剧和演讲稿有一个体验性的整体把控。这样的编排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是我们第二小组对于活动·探究单元的思索与实践。

同中有异:“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策略选择

采荷中学魏李飞

九上及九下四册中出现,以三组任务的形式分别开展新闻、演讲、诗歌及戏剧等教学活动。纵观这四个单元,在教学上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基于不同的文体特征,又不能完全运用一样的教学策略。下面,以八上的“新闻”单元和九上的“诗歌”单元为例,进行初步探索。

一方面,基于“活动·探究”的单元特性,两个单元的教学有着共通之处。首先,它们都以阅读为基础,且多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展开。这里的阅读主要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同一文体多个文本的阅读,进而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其次,各类活动是其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例如新闻单元的实地采访活动,诗歌单元的诗歌创作与朗诵活动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再者,针对它们的评价方式也要转变与创新,突破单一的纸质考试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

另一方面,由于新闻与诗歌这两类文体本身的差异性,在教学活动中又有着差异性。其一,新闻类作品只需要对内容的宏观把握,能把握其大概的内容,同时对于特写等一些特殊的细分,能了解其特征即可。但诗歌类作品却不然,因为不同诗人的写作风格不同,有时其情感的表达又比较细腻,这时就需要细细品读与赏析,而不只是宏观性的情感基调把握。其二,新闻类作品的群文阅读方法策略较容易实现,不同作品的分析模式与角度差异较小,而诗歌类作品的个性较多,每首诗歌都有自己的亮点与特色,一般方法策略的选择较难,经常需要灵活添加或转换。

为了什么而活动?

四季青中学陈礼广

活动探究到了这个学期已经是第三次开展,学生陪伴着我们经历了新闻、演讲两个单元的活动探究内容,现在我们又一起开始现代诗歌单元的探究。

在经历了两次不算成功的教学实践之后,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我确实走进了这些误区:

1.将活动探究看得太重,拔得太高,浪费了时间。之前觉得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乃至超越了其他单元要求的。导致我们花费了极大的时间在活动上。不可否认,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但是比较我们花费的时间还是不成正比的。我的教学变成了“为了活动课而活动”。

2.活动探究教学整合不足。我们往往将活动探究单元单一的内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xw/8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