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exEndl)是松科松亚科松属植物,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是中国的特有种,也是中国华北及其他适生地区城市、庭园、路旁美化绿化的珍贵树种,是山区或干旱地带绿化造林优良树种,也是森林公园、风景区优化配置的首选树种之一。
01
形态特征
白皮松为常绿乔木,高可达30m,胸径1~2m;树冠阔圆锥形、卵形或圆头形。树皮淡灰绿色或粉白色,呈不规则鳞片状剥落。1年生小枝灰绿色,光滑无毛;冬芽卵形,赤褐色。针叶3针1束,长5~10cm,边缘有细锯齿,树脂道边生;基部叶鞘早落。雄球花序长约10cm,鲜黄色;球果圆锥状卵形,长5~7cm,径约5cm,成熟时淡褐色,近于无柄;鳞背宽阔而隆起,有横脊,鳞脐有刺。种子大,卵形褐色,长1.2cm,宽0.7cm,翅长约0.6cm。子叶9~11。花期4~5月;果次年9~11月成熟。白皮松生长较缓慢,1年生苗高3~5cm,10年后高达lm左右。
02
生态习性
1、适生范围广
白皮松水平分布范围为29°55~38°25N,°36~°17E,在中国仅次于油松和马尾松,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3个热量带,遍及甘、陕、晋、豫、川、湘、鄂7个省区,分布范围广。白皮松一般生长在海拔~m的山地石灰岩形成的土壤中,在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人工引种南可到长江中下游,西可达陕甘,北至沈阳一带。
2、抗逆性强
白皮松为喜光树种,耐瘠薄,抗风沙。白皮松耐脱水性好,抗旱能力强,属“亚低水势延迟脱水耐旱树种”,但不耐水淹;抗污能力广泛,为针叶树种少有,既抗臭氧又抗SO2和烟尘。白皮松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大树可抗-33℃的极低温,1年生幼苗可忍耐-10℃左右的极低温。
03
美学价值1、文化特征
白皮松古时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诸省,古人对白皮松多有记载,不同的古籍中有不同的称呼,如栝子松、栝松、白松等,也有的称油松,而各地对白皮松也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如白果松、白龙松、白骨松、虎皮松、蟠龙松、蛇皮松等。中国古典园林中,松是植物运用最多的一种,大凡园林则必不少松。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对松有一种偏执的喜爱。《燕都游览志》曾记载:“……堂前怪石蹲焉,栝子松倚之。其右为曲廊,有屋如舫日太乙叶……”。明朝张著《白松诗》云:“叶装银长细,花芝井粉于。寺门烟雨里,混做白龙看。”吕初泰著《雅称》记载:“松骨苍,宜高山,宜幽洞,宜怪石一片,宜修竹万竿,宜曲涧粼粼,宜寒烟漠漠”。古典园林中,北方皇家园林更将白皮松视为“银龙”、“白龙”,以体现统治者“艮古长青”的理想;而南方尤其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多因其“松骨苍”,树皮斑斓,具沧桑成熟之美,与文人墨客的情怀相契合,与山石、竹梅搭配更是含义深远。在现代,白皮松与长白松、樟子松、赤松、欧洲赤松一起并称为五大“美人松”。国外的林学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树种之一,称它“花边树皮松”,又称“神松”,在国内被誉为松树中的“皇后”。
2、观赏特征
白皮松是中国特有的园林绿化树种。树形多姿,四季青翠葱郁,枝条稠密均匀,挺拔向上生长;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色,大树树皮不规则鳞片剥落露出乳白色内皮,淡褐色,剥落处灰绿白色,以后长期为白色,视之斑斓如白龙,独具奇观;针叶三针一束,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松针粗短色浓,观之茂密繁重;白皮松有主干明显和自基部分生数个主干2种类型。分枝型离地2~3m,常分数干,枝疏生而横展,呈伞形树冠。白皮松树冠有阔圆锥形、卵形或圆头形3种,在园林中自皮松常与假山、岩洞相配,使苍松奇峰相映成趣。
04
绿化应用
1、单独成景
孤植白皮松外形优美,四季常青,陈从周先生说它“独步中国园林,因其体形松秀,株千古拙,虽少年已是成人之概”。
2、对植
有关白皮松《长物志》曾记载“植堂前广庭,或广台之上,不妨对偶”。对植时可采用2株大小完全相同的对称方式,也可采用离对称的方式种植2株大小不同的白皮松,两种种植方式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城市绿化中,白皮松对植主要用于建筑、道路、广场的入口,结合蔽荫、休息的作用。因白皮松枝干虬曲,树皮斑驳,质感沧桑朴拙,对植的建筑背景选择至关重要。一般选择肃穆、典雅或清幽的建筑互为衬托、掩映。
3、行列栽植
白皮松行列栽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简洁。这种栽植方式可广泛的用于城市绿化中。因白皮松具有优良的抗性和观赏性,在建筑、道路边沿,城市中心地带做行道树、景观树不仅可起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更具有优美的观赏效果。
4、丛植
丛植通常是三、五株成簇成丛生长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植物景观出现。丛植时应以白皮松为主体,做主调树,再由其它树种共同构成。这样的栽植方式强调了主体景观,与其他树种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生态小气候,同时产生很好的景观效果。丛植的方式比较自由,城市绿化中多用于自然式绿地。
5、林植
白皮松是常绿树又具有良好的抗性,可作为良好的公益生态林和防护林,在降低风速、阻滞尘埃、抗击污染等方面发挥强大的作用。在城市和风景区绿化中,可作为风景林增加美化效果。这样的成片的常绿树的林地也可以在大的空间内应用,作为绿地的远景或背景。
6、与山石、建筑配置成景
白皮松与山石、建筑搭配广泛见于南北园林中。白皮松在北京皇家园林中多于建筑庭院宽敞处植一二株,如北京北海公园敬济堂前和昭景门后,各有一大白皮松,树身洁白,历史上被称为“白袍将军”。而在南方诸园林中多是以建筑为背景,与山石搭配,互为衬托。如扬州何园晏厅前假山上植有2株百年白皮松,虽生长环境差,却也英姿勃勃、生气盎然、枝干苍秀,颇具古风雅韵。在现代园林中,也可采取白皮松与山石相配的手法,古风古韵,营造精致典雅的松石景观。
end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xw/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