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贴片推广~~
说起九江的批发市场,最让人耳熟的,莫过于“京九批发市场”了,虽然他叫京九批发市场,但是实际上它建在长虹北路上。
长虹北路
虽然作为次干道,但是有时人流量比主干道要更多,年刚修建成公路,称为战备路;年改成你我口中的长虹北路。对于老九江人真的是“主流”的存在。
白水湖公园在这条路的北初始位置,公园与大市场年龄相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这条路上有个昌九高速出入口,繁华程度能想象得到。
这条路就像是分界线,把老城区和市中心划隔开来。
曾经九江人从小逛到大的京九批发市场。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岁月,现在我们要跟它告别了。
01曾经的京九,繁华无限它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近24年辉煌历史。
当时商旅云集,风头一时无双。
甚至形成放射状影响至湖北、安徽等周边地区。市场里商铺总数超余家,商户总数多达余名。
然而这家二十多年的老字号,如今面临拆迁。
这家超有名气的综合类批发市场,九江人也亲切的称呼为“零食铺”或“大市场”。
也许你没有到过批发市场里面,但你用的柴米油盐,买的辣条果冻饮料,很可能都来自这里。
虽说是批发市场,但是它也是可以零售的,在这里购买商品的价格可比别处便宜近三分之一
里面甚至分为副食品、干菜类、五金等几大专业批发板块,它与其他批发市场比起来,这里更大,产品更多,更便宜,位置更方便。
02京九大市场,让我多看你一眼曾经的大市场承包了九江人的童年、少年、青年。
而现在的它,饱经岁月洗礼,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二十多年了。
也不知从何时起,大市场开始沉寂,也许像我们成长那样不知不觉中开始,时间一圈一圈的流过,现在所有的故事都变了样。
现在再来看京九批发市场,曾经的盛况空前早已经消失不见,但它似乎还保留着曾经的模样,似乎持着最后的倔强。
许多店铺早已关了门,甚至楼房都被拆掉大片。
门口一些零零星星的商铺仍旧钉在那里,
相呼应一般的,顾客也稀稀落落,
面向的人群只有一些必要拿货的货商了。
几乎处处可以看到“拆”的字样。
走进内部,“人气”来源于商家自己的人员,仍有许多未同意拆迁换位置的商户在此驻守。
倒是好不热闹,但除了商家,客户倒是寥寥无几,
仅供人一丝丝温暖的回忆。
有人说:“如果你不是时间的朋友,那就一定是时间的敌人”。
但说到底,真正令人觉得不安的也许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原来已经跟不上了”的当头一棒,才是总能让人想好好审视和改变的转折。
周边的一些建筑也早就换了模样
花鸟市场
对面的花鸟市场比它年龄小,郁郁葱葱的四季青,色彩娇艳的玫瑰,憨态可掬的多肉......鸟语花香自然更比水产、干活等腥味更加让人舒服。
人气自然比没落大市场高出不少。
曾经红极一时甚至有明星出没的“丽花皇宫”,如今成了破旧无人的小屋,一点也看不出它曾经的金碧辉煌。
侧面新建起的文澜府住宅和中瀚商务中心,与老旧泥泞的批发市场与中瀚现代化的写字楼更显得格格不入。
南侧的“天马家居城”也承受不住电商的冲击,如今成了暂时停车场。
它们和大市场一样,跟着时代的巨轮向前,却被浪潮甩在了后面。
九江人记忆中的“地标”被时代的发展弄得灰头土脸,
历史的积淀悄然稀释。
03止不住的回忆小时候从奶奶家去大市场就要穿过长虹北路,这条路宽敞又漫长,车来车往,我像个冒险家越过千难万阻寻得宝藏。
我最喜欢和跟奶奶来大市场买年货,那时候的这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总能在那遇见玩伴,在里面和朋友戏耍,等待奶奶买完年货。
在这里你能体会百姓最简单的生活,
夏日就摆个电风扇,
冬日就靠裹着棉袄取暖。
下雨了就把外面的棚子一拉。
日复一日的如此,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最质朴的生活在这里酝酿着。
在没有网购的年代这里便是淘货的天堂,
也能寻得一丝消失的年味儿。
大市场里面有个停车场,交十块钱可以停一整天,
现在再去只剩下残破的楼房与空旷的停车场。
这里没有那么多大品牌、国际化,但物美价廉,十分亲民,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营业盛况。
可以说是老九江人公认的九江地标之一。
04未来的新京九国际商贸有破就能立,有拆就有建
新京九市场已经建立于长虹东大道上。
虽然环境更加开阔、干净,但仍就没有儿时的感觉,和曾经的亲切感,
一切都是变了模样,冰冷生分。
有些商家也会选择新雪域产品批发市场,
相距没有太远,而且更靠近滨江路。
京九大市场陪伴了九江人很多年
如今要是能改头换面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城市发展得总是特别快
不知道下一秒又有什么将要告别
岁月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万商云集的老京九大市场
如今也面临着搬迁与改造
但这也是时代变迁的必然
记忆也总在我们不知不觉间
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大市场最后还是拉下了青春的帷幕
那些曾经美好的回忆
记得告别,记得怀念!
-Theend-
~~以上为贴片推广~~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xw/1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