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孩子的咳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引起咳嗽的原因,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咳嗽是外邪入里导致的,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咳嗽是外邪入里导致的,正确治疗咳嗽的思路应该是往外走,往上走,不能用药强行往里面压,我们要找到引起咳嗽的根子——外邪,把主要力量放在解决外邪上,把次要力量放在调理咳嗽上。
孩子一咳嗽不要马上想着止咳
打个比方:有个成语叫‘’立竿见影‘’,是说把竿子立在那里,立刻就可以看到影子了,想要清除影子,只要把竿子拿走就行。但是如果我们不哪走竿子,只想凭空清除影子,那是无法做到的。
不要夸大孩子的咳嗽,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夸大其词医生大量用药反而伤到孩子脾胃。
治疗咳嗽不能用药往里压。
如果咳嗽当时用强力止咳的药物把咳嗽止住了,过一段时间更容易爆发,因为强力止咳直接导致邪气直接留在肺里出不来,去不了根,结果咳嗽会迁延不愈,每年到了一定的时期都会发作。
咳嗽的各个阶段,以及对应的食疗方
一,孩子刚刚开始咳嗽应如何调治正因为咳嗽跟感冒几乎同时出现,所以刚刚开始感冒就咳嗽的情况,和感冒第一阶段一样,往往是寒气袭肺的表现。
?症状:孩子的鼻涕是水一样清,痰是白的,表现为寒冷的状态,比如手脚是冰凉的,身体怕冷,有些大一点的孩子觉得一吹风就头疼,脖子后半部会疼。
?这时候,外寒邪还停在体表,治疗起来很简单,可以喝紫苏叶茶来调理。?配方:紫苏叶,5岁左右的孩子用3克,大人用6克。用法:把紫苏叶放在锅里,加入2茶杯水,盖上锅盖,开大火煮。煮开后改小火,等一天开3分钟后,就可以闭火了。焖七八分钟就可以饮用了。
叮嘱:紫苏叶熬煮的时间不能太长。用开水泡,或者是熬开锅后两三分钟就可以了。服用紫苏叶之前,让孩子先吃点东西,空腹服用,元气不足,无法发出汗。
?除了用紫苏叶泡茶喝,还可以在治风寒感冒的同时用一点儿宣肺止咳的药,比如橘红,橘红就是橘子皮。
人跟自然是相对性的,果实外面的皮治身表的事,橘子皮加白色的瓤,是理气和中化痰的陈皮。陈皮和橘红(散寒宣肺止咳)是两种药。
二,孩子受寒的第一阶段(刚受寒阶段),别用百合和川贝百合不适合在刚感冒时候用,它会把邪气闭合在体内。
还有不少父母用川贝,来化痰止咳,这也是不对的。
川贝性苦,甘,微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滋润的作用。它它一般用来缓解燥咳,尤其阴虚燥咳,痰中带血,而初感风寒,不适合用川贝等滋润的药。
川贝炖梨,只适合调治燥热之咳,阴虚咳嗽或者热邪伤到津液之症。
?如果外寒咳嗽,相当于雪上加霜,往往会把寒气闭在身体里面。弄不好一咳嗽就是一个冬季。
?三,妈妈如何观察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外寒里热阶段)(一)感冒的第一阶段是外寒侵入的阶段,寒气呆在孩子体内时间不定,有时非常短,有时持续一两天。如果这个时期没有控制它,寒邪就开始向身体里长驱直入,外里面遇到身体的防御部队,开始交战,于是状态马上变了,此时体表仍有外寒,但体内开始出现热象,这就是外寒里热阶段。
外寒里热阶段的症状:(1)看鼻涕,鼻涕会逐渐从清鼻涕向黄鼻涕,粘稠发展,在这个阶段,正邪之间不断进行拉锯战,鼻涕颜色会一日三变。例如很多时候,早上起来鼻涕是黄色的,白天变成清了,这是因为晚上正气不足,与外邪交战化热,所以鼻涕呈黄色。白天正气足,又把外邪驱逐到体表,此时仍然是寒邪,因此又成了清鼻涕。
不少父母,说孩子一天内早上黄鼻涕,白天白鼻涕,到底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其实,寒热只是不同阶段的表现而已,如果死教条,认为咳嗽和感冒一样,也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的,那就说不清楚到底风寒引起的咳嗽,还是风热引起的咳嗽。(2)看痰
这个阶段痰开始变黄,有时候清黄交替,但是多数为黄的。这时候吐痰,你会发现在一堆清得像鸡蛋清一样的痰中央,有一块黄色的混杂在一起。如果进去‘’表里俱热‘’的阶段,那么就会变成浓浓的一块黄绿色的痰。此时孩子咳嗽,你会听到喉咙或者气管里有痰的声音。
(3)看舌脉
有时候孩子没有痰,无法判断。要看舌质。这个阶段舌质的边尖是红色的,经常感觉口渴,想喝水,体温是热的。
(4)其他表现1.发烧
发烧是外寒里热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有外寒的时候发烧,说明里热比较严重了。这是向身体内部侵犯的邪气与身体的防御部队开始交战的结果,战斗比较激烈,所以会出现热证。有些孩子发烧的同时仍然觉得身体怕冷,这是仍然有一部分寒邪留在体表的原因。
2.鼻子有点冒火的感觉虽然体表还寒,有点怕冷的表现,但如果把手背孩子鼻子前面,会觉得热,中医形容这是热气喷手。
3,嗓子有点不对劲了嗓子有点儿发痒,这是嗓子红肿,疼痛的前兆。说明热毒开始聚集于此,严重一些的,就是喉咙疼痛。
4,感觉眼睛热热的尤其是闭上眼睛的时候,觉得非常干热,难受。
5,咳嗽的声音比较重因为邪气进去体内,咳嗽的位置往往是咽喉部以下,听孩子咳嗽的声音,会发出发生部位较深,气管里面,也有声音发出。
以上症状说明邪气要入里化热了。这个时候有可能体表还有寒,身体是寒热并存,我们称为‘’外寒里热‘’。也叫‘’寒包火‘’。这是感冒过程中占时间最长的阶段。(二)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怎么办?1.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一方面要用温热的药清除体表之寒,另一方面,稍微加一点儿化痰的药,清除引起咳嗽的外邪就行了。
这个时候的热咳,完全是因为寒邪入里化热造成的,必须清热,才行。选择药的时候,既要清热,也要散寒。
清热的药在前面讲过,治疗感冒的药里有,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等,都是清透外邪的主要‘’部队‘’,它们负责攻坚战,同时,再配一点清肺热的药物,像桑叶,浙贝母,枇杷叶,梨膏等。那散寒要配什么药呢,要配往外走的药,比如麻黄,紫苏叶,防风等。这样,大家在看各种中成药的说明书,就知道外寒里热这个阶段选什么药了。?其实,如果家长懂得一点儿医学知识,孩子生病时就不会乱求医,面临选择药物的时候,就会清楚很多了。
比如,我们见到药店里卖的急支糖浆,它是有麻黄,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前胡,枳壳,甘草组成。其中麻黄是热药,是散外寒的,前胡是宣肺的,鱼腥草,金乔麦,四季青是清里热的,都是解毒的药物,宣肺解毒的效果非常好。
清楚了这个方子基本成分,我们心理就会有底,明白该买还是不该买了。但是,要提醒的是,急支糖浆非常浓,需要兑入热水,稀释以后服用效果才更好。?2.‘’咳喘‘’就是‘’肺炎喘嗽‘’在中医里,咳嗽引起的喘叫‘’咳喘‘’
它是说,咳嗽厉害了,会出现张口抬肩,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不能平卧。此时,听诊会有哮鸣音,这主要是因为痰阻于呼吸道导致呼吸不畅。
在中医儿科教材中,此症为‘’肺炎喘嗽‘’其实就是咳喘。具体症状为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
为什么孩子感冒引起的咳嗽,会出现哮鸣音呢?这是因为人的呼吸道非常娇嫩,小朋友的则更甚。人患了感冒,一般会引起热证(西医称为炎症),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呼吸道局部肿胀,导致呼吸道变得狭窄。儿童的呼吸频率比成人快,所以此时呼吸道压力非常大,很容易出现哮鸣音。但这种哮鸣音与哮喘不同,它是由炎症引起的,只是一个随之而来的症状。
用立竿见影来形容的话,感冒引起的炎症是竿,随之而来的症状是影,把影子当作疾病来治,怎么治疗都不会有效果,因为这是扑风捉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竹竿去掉,那么影子自然就消失了。中医一般用治疗感冒和咳嗽的方法来治疗咳喘,对于外感导致的寒证用宣肺止咳的散寒的思路,对于热证,则用清热化痰的方法,用药都是普通的治疗咳嗽的药物。当然,对于病重患者的虚咳,一般采用补的方法。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老人,儿童发生很少。3,很多咳喘的孩子,被扣上哮喘的帽子后,被接受激素治疗。哮喘有的是受风寒引起的,有的是吃鱼虾盐卤等引起的。现在很多孩子患上感冒后,因为治疗不及时,加上呼吸道娇嫩,咳嗽严重很容易就变成了咳喘,此时要先治疗感冒,先把感冒治好了,同时止咳,这样就没问题了。很多仅仅的咳喘的孩子,医生就诊断为哮喘,使用激素效果不好,又开始看中医,去了就告诉孩子哮喘,中医一听就开始用比较有力道的方剂,小青龙汤等,甚至不肾的药物也用上了,这样做的结果等于将中医里面咳喘按哮喘来治了。
没有沟通好,导致错误用药治疗,孩子的免疫系统紊乱了不说,还会越治越乱,所以才出现让人失望的结果。
对于咳喘,使用治疗感冒的药物,把炎症去掉,呼吸道就会变得通畅,把引起咳喘的原因消灭了,孩子就不咳嗽了,也不会咳喘了,接下来,孩子的呼吸道会进行自我恢复,在平复期,我们用平时调肺或者补脾的方法,都可以使孩子恢复健康。
如果遇到真正的哮喘,用一些对症的,比如小青龙汤等方剂都是很好的,而激素等外用的喷剂也是可以用的。
激素需要对症和适度。
哮喘调理得当,也很容易恢复。以前写过。
四,孩子咳嗽发展的第三阶段(表里俱热阶段)需要就医
孩子的外感咳嗽到第三阶段,孩子会发高烧,咳嗽出来的痰是黄色的,有时候甚至绿色的,鼻涕也是黄色的,此时,咳嗽声音明显变深,感觉是从胸腔里面打出来的,而且有很多像气泡破裂一般的声音,与之前只是在咽喉部的咳嗽不同。
这个时候已经发生肺内感染了需要就医,如果耽误了,孩子有可能会收到严重的伤害。
在里热的阶段,家长一定要坚持给孩子用药,直到外邪全部清出去。判断的标准就是孩子的咳嗽声音不再那么深,黄痰彻底地消失,很多家长心疼孩子,不等外邪清除干净,就停止了用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
1.第三阶段很多孩子有黄痰怎么办?
喝中成药复方鲜竹沥口服液
成分有:鲜竹沥,鱼腥草,半夏,生姜,枇杷叶,桔梗,薄荷油。
鱼腥草是清肺热,解毒的,半夏是燥湿化痰的,枇杷叶是清肺热的,有降气的作用,桔梗是解毒排脓的,起向上宣泄的作用,薄荷是利咽的,生姜在这里是反佐的,怕竹沥太寒,用生姜温化痰的效果加以缓解。
什么时候用这种药呢?在孩子痰很多,而且痰黄的时候。
在孩子的疾病里,热痰是很讨厌的,有时候就是因为痰清不干净,导致病情总是很复杂,医院里吸痰。鲜竹沥液的好处在于起效迅速,干净利落。
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的临床指征是:有痰,而且痰必须是黄色,但是此方不适合寒症,比如痰白,鼻涕清。另外它虽然效果不错,但毕竟只是辅助祛痰,只能清除症状,不能解除外邪。外邪还在,停药后,痰还会再生出来。
在积极的求医的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清淡的饮食,中医认为,鱼肉会助湿增热,因此我们不要给孩子多吃此类食品。辛辣的食物也别吃。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白梨等食品。
五,孩子咳嗽的第四阶段(咳嗽快好时仍有寒咳嗽)用名方‘’止嗽散‘’泡脚防反复
一般来说,孩子身体在经过了外邪的前三轮交战之后,咳嗽会进去下一个环节,就是重回外寒的阶段。当我们用药把外邪往外清,慢慢地,痰没有了,或者痰又变回一块一块的白色,鼻涕也变清白了。这说明热清掉了,痰还在,邪气已经撤到体表了,露出本来的面目,变成了凉的。这时候,任何感冒症状都没有了只是说话时鼻音还有点重,稍微有点儿鼻音,偶尔会咳嗽几声。
这个阶段就只需要用一点宣肺散邪的药物,帮助身体排出外邪就可以了,这些药物一般是辛温的。
中医有个方子,叫‘’止嗽散‘’,清代名医程国彭写的《医学心悟》里有记载。
方子里有荆芥,陈皮,桔梗,白前,百部,紫苑,甘草,里面的药基本都是温的。这说明程老中医心里非常有数,绝对不会含糊用事。所以开出来的方子疗效才好,才被老百姓称为名医。
这个止咳散在寒咳的时候用,效果非常好。在咳嗽的最后阶段,它也是温肺止咳的,疗效的不错。
配方:荆芥3克,陈皮6克,桔梗6克,白前6克,紫苑6克,甘草6克,这是5岁以上的孩子的量。
做法,熬水,开锅10分钟即可,然后将药汁兑入温水,给孩子泡脚,每天泡两次,每次泡15分钟,一般连用两三天即可。
叮嘱:此方必须是孩子在感冒痊愈的情况下使用,如果仍在感冒,则不能用这个方子。有的孩子还在感冒,家长说急于使用此方,这是没有效果的。记住,一定是在仅剩余一点咳嗽的时候才可以用。
咳嗽的最后一个阶段很多孩子经常是这个样子,这会儿,孩子身体恢复了,体内的热可能都清没了,就剩下寒留在这儿出不去,这时候,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最后一把。
?感冒快好时仍有寒咳嗽,食疗方:
1,除了泡脚可以搭配苏叶橘红饮
症状:感冒快好时的咳嗽
配方:紫苏叶,橘红各3克。
做法:橘红和紫苏叶混在一起,用开水泡来当茶饮就可以了。
2.感冒快好时孩子仍有寒咳,给他吃烤橘子非常好
孩子感冒快好时仍有咳嗽,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实,这多半是孩子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胃阳气不足,以至于无法清除体内残余寒邪。这时候可以各种泡脚的方法,例如紫苏叶泡脚,上几篇写过,也可以吃烤橘子。
橘子皮带白色橘络的是陈皮,有和中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白色的肉刮掉,烘干,叫橘红,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可以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积食伤酒,呕恶痞闷等情况。橘红对外寒风寒而导致的咳嗽效果比较好。但是我们一般用橘红都是干的。其实新鲜的橘子皮药性更强。散寒是需要辛发之性的东西,越新鲜越好。所谓‘’生者尤良‘。
配方:橘子一个
做法:发红的橘子,用筷子插进去,放炉灶上开火烤,待解除火的地方很快变黑后,再转着烤,直到橘子全黑。
橘子剥开,吃肉,每次一个,每天2个,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胃口来决定。
叮嘱:橘子皮烤黑就可以,别炭化。
对于寒咳嗽,很快会止住。
除了感冒后残余咳嗽,对于刚刚被风寒呛到的咳嗽的孩子,也有不错的效果。
?
感冒快好时,仍有热咳嗽吃川贝炖梨
感冒快好时,热咳嗽表现:没有什么痰,或者痰很少,但是很粘稠,往往是干咳,舌质是红的,大便容易干,手脚容易发热,尿容易黄。
这个时候可以用流传的川贝炖梨,
?配方:川贝母,白梨
做法:1,把白梨的上端切开,挖去梨核,把川贝粉放入,然后盖上。
2,把梨放入碗里面,添些水,放入蒸锅内开始隔水蒸30分钟左右。
3,最后,把碗拿出来放温,吃梨喝汤。
川贝,味甘平,入肺,胃经,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因此加入梨之后,润燥的效果更好了。但是,大家一定记住,感冒后一般寒邪残留的居多,有热邪残留,往往是这个人体质偏热,或者最近上火,或者夏秋天天气燥热,冬天北方暖气燥热等。中医聪明之处是把咳嗽分为合格阶段,区别对待,各种病都会分出阴阳,寒热,区别对待。
?孩子有寒热夹杂的咳嗽,吃花椒炖梨
有时候因为用药比较杂乱的原因,在感冒过后,孩子身体并不是处于一个严格的寒或者热的状态,而是寒热夹杂,就是寒与热并存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花椒炖梨,来调理。?配方:雪梨一个,花椒30粒做法:雪梨去核,切成小块,放入花椒,2杯水,冰糖一两块同煮,开锅10分钟即可。喝汤,每天早晚餐各饮用一次。
很多人无论大人孩子用过,效果很好,什么原理呢?花椒,性味辛热,温中散寒,有振奋身体阳气,去除外寒的作用,而梨具有凉润的作用,一方面可缓解花椒的温燥。保护津液,另一方面又润燥止咳。它们配各起来,一凉一热,寒热并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用后反映它效果很好的原因。未完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