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主治 > 正文 > 正文

探索深入推进钱塘江古海塘保护利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21 18:04:07
国庆告白中科白癜风换肤计 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D3Q84S2J00018AOP.html

钱塘江古海塘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建筑遗产,被誉为“捍海长城”。古海塘就像年轮一样记录了杭城变迁的历史,是杭州独特的城市记忆和文化标记之一。杭州现存海塘主要为明清鱼鳞石塘,贯穿萧山、滨江和西湖、上城、临平等区,由萧绍海塘和杭州海塘组成。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许多埋于地下的海塘遗址被陆续挖掘出来,并得到有效保护,但局部未探明段仍存在受损风险。大部分海塘遗址因江道变迁和治江围垦等原因,已不再发挥防洪御潮功能,只有南岸的西江塘还在延续一线防洪功能,目前可直接展示的古海塘段仅占总长度的15.38%。面对不容乐观的遗址现存情况,杭州需要深入推进钱塘江古海塘保护利用。

全文字数: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01

杭州古海塘保护利用的难点和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十分重视古海塘保护。

年,南北岸古海塘均列入浙江省文保单位,同年杭州市“拥江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做好明清古海塘等历史遗存修缮与保护,更好延续历史文脉;

年,杭州市园文局完成古海塘保护利用规划编制;

年,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开馆,有力地推动了古海塘科普宣传工作。杭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强调,有序推进钱塘江古海塘等保护和申遗工作。但相比西湖、运河、良渚等遗产,杭州对古海塘文化价值认识程度还不够,加上线性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古海塘保护利用还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难”“两不够”。

?发掘难。

与同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相比,一方面,钱塘江古海塘具有时间空间跨度大、遗产构成复杂等特征,由于六成以上埋于地下不可见,考古发掘与探测工作难度大。另一方面,鉴于古海塘线性遗产的多点分布特点,其所蕴含的自然科学、工程科技和历史文化等内涵提炼挖掘较为艰难。

?保护难。

除了西江塘4.5公里,其余海塘均已“退居二线”,不再发挥防洪功能。当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中遇到海塘遗址时,势必存在遗址保护与项目建设之间的矛盾,损毁现象时有发生,如北干段和九堡段分别有米、米已被损毁。

?系统性不够。

保护机制上,目前古海塘保护主要由属地负责,市级层面尚未形成统筹,而各地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不均衡,总体呈现“局部有保护、整体无保护”现象。整体规划上,《杭州钱塘江海塘保护与利用规划》已完成编制,但尚未落地。

?保障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上,浙江省每年投入万元资金,用于一线海塘的管理维护,但杭州市没有用于常态化保护和研究的专项资金。组织保障上,杭州没有专门的古海塘保护与研究机构,未对古海塘展开专业、深入研究。政策支持上,杭州力度不及宁波、嘉兴等地,宁波发布了《海塘管理办法》,嘉兴的古海塘·潮文化景观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02

深入推进杭州古海塘保护利用的建议

?强化市域统筹。

一是完善古海塘申遗的体制机制。按照省级层面对申遗工作的统一布局,杭州应加快明确市级申遗的牵头部门和责任主体,建议成立由园文局牵头,城建、规资等各部门配合的古海塘申遗委员会,围绕打造世遗标准,制定全市统一的申遗实施方案。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市级海塘遗址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对古海塘的申遗资料整理和常态化保护研究。

三是推进联合申遗。杭州应加强同上海、嘉兴、绍兴、宁波等地的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联合推进申遗工作。

?探索数字建档。

相关职能部门对现存海塘遗址进一步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对各标段进行数字化登记建档,确保每段都有迹可循。如,对转塘、九堡等一类段加以系统整理,形成数字地图和旅游指南;对麻溪坝等二类段,可通过TSP超前探测等科技手段进行探察,根据遗存受损情况开展有限修复;对浦沿等三类段,可采用数字化动态演绎等方式进行模拟展示。

?创新保护模式。

一是整合旅游资源。文旅部门可引导海塘文化遗产同钱塘江旅游深度融合:借鉴西湖景区保护模式,将沿岸六和塔、白塔、钱王祠、潮王庙等遗存串联,打造海塘旅游或游学专线;在海塘遗址博物馆、外乔司丰收湖公园等区域打造古海塘沉浸式考古体验场景,彰显古韵与现代的融合之美。

二是结合改造提升。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将海塘所在地面改造成公园、城乡绿道等。如,转塘段可以以转塘狮子口为起点,打造海塘遗址公园;常青段可充分挖掘周边四季青碑亭等古海塘元素,融入荷花塘未来社区建设。

三是开展活化利用。在轨道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中涉及古海塘本体时,建设者可在所涉段设立海塘驿站,把遗存活化为景观小品,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在钱江新城二期建设过程中,可通过活化利用古海塘的方式,破解遗址保护和项目建设的矛盾。

?提炼文化内涵。

一是挖掘人文价值。支持浙江省钱塘江涌潮研究会、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开展古海塘文脉延续、非遗传承、价值提炼等研究工作。

二是加快文化作品创作。政府可组织考古、建筑、历史、设计等方面专家,编写一批古海塘文化丛书,塑造一批古海塘动漫卡通形象,设计一批古海塘邮票套票,多形式展现海塘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是开发文创产品。借鉴故宫打造“网红”文创产品的经验做法,杭州可鼓励海塘遗址博物馆等单位与杭城“老字号”、非遗等深度合作,围绕古海塘文化符号,打造系列文创产品。

?加强宣传展示。

一是充分发挥博物馆宣传展示功能。支持海塘遗址博物馆等打造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向广大中小学生科普古海塘知识。

二是利用好现代媒体技术。宣传部门可拍摄海塘专题纪录片,利用公共场所可视屏、灯光秀等载体进行展示,让更多市民了解海塘故事。

三是借助亚运会影响力。在海塘游步道开展“古海塘迎亚运”为主题的毅行、短程马拉松等体育活动;争取把海塘元素搬上年亚运会开幕式表演舞台,向全世界呈现海塘特色文化。

四是借鉴其他城市做法。杭州可参考海宁,打造古海塘与潮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景观,借助涌潮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古海塘文化的知名度。

作者:杨峰范海霞作者单位:杭州市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本文刊登于《杭州》杂志年第7期投稿信箱:hangzhouzazhi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zz/840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