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昨天晚上8点,淘宝主播薇娅以“杭州旅游推广大使”的新身份开启全国首场文旅产品专场直播,传递杭州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城市魅力,这也将直播电商推向了新的领域。
而就在两天前,余杭塘栖的枇杷特色园区里,淘宝主播孙彦举着手机和补光灯行走在枇杷树丛中。在这片面积达亩的枇杷园里,放眼都是密密麻麻的枇杷果实,“味道甜不甜,尝过塘栖的才知道,口感好不好,自己过来才明了。”面对镜头,她卖力吆喝着。
从5月11日开始,孙彦和50多个来自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的主播开始了为期两周的直播活动,也就是说在未来两周时间内,他们要帮助塘栖的枇杷种植户将吨枇杷推销出去。
受益于直播电商的塘栖数千枇杷种植户只是直播电商兴起下的一个小小缩影,在杭州,在浙江,乃至全国,直播带货、直播助农、直播复产等围绕直播展开的电商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在直播电商狂飙突进的背后,人们也在发问,直播电商到底有多火?创造的数据是真的吗?疯狂的扩张背后到底是谁在助推?直播电商又会动了谁的奶酪?直播时代真的来了?
直播电商有多火?
直播有多火?据商务部的大数据监测显示,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已超过万场,而这一火爆情况继续在第二季度上演。
“小朱配琦,权都有李”。4月6日晚,朱广权在直播间爆出了当晚第一个金句,作为央视段子手的他这是首次参与电商直播,在此后的3个多小时里,他与“带货一哥”李佳琦一起,为湖北商品站台,总计有1亿2千多万人次观看,总销售额达到万元,许多产品一上架就被网友迅速抢光。
如果说“小朱配琦”是央视加入直播电商的一次试水,5月1日晚,由康辉、朱广权、撒贝宁、尼格买提等四位央视主持人组成的央视boys直播则显充分显示了直播电商的魅力。4位主持人首次化身成专业带货主播,一反平时镜头前严肃的样子,在直播时说相声一般将5亿元的家电产品推销出去。
电商直播的火热还远不止此。在有“直播一姐”之称的薇娅的直播间,为普通的产品带货已不算什么,4月1日,快舟火箭发射服务在她直播间成功售出,让她在罗永浩首次直播带货的竞争下毫不逊色。
大咖们运用直播电商平台隔空叫板,企业家们则在直播上卖力叫喊。从3月份起,苏宁易购华东大区执行副总裁徐海澜、林清轩董事长孙来春、上海海尔智家总经理李计坤、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等公司高管就开始频繁开播,为各自的企业和品牌吆喝。
“直播电商平台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火的带货方式,不仅企业高管和明星要来蹭一蹭热度,连一些地区的乡长、镇长也要借助直播平台来为自己家乡的特产代言,可以说直播电商为全民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带货之路。”直播运营专家李进说。
直播数据都可靠吗?
直播间带货模式火遍全国,各品牌的直播转场销售情况也屡屡创出新高,“单场直播观看人数超万”“半小时销售额破亿”“单品销售量过万件”等直播数据也不断创下同类数据新高,水涨船高的直播数据真的是实打实的吗?
据新华社报道,与传统电商卖家全权负责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不同,“网红带货”模式多为商家与经纪公司合作,由经纪公司安排“网红”推广产品。除了流水线式的接单,经纪公司还会与合作商家约定,根据带货效果收取佣金。不过有商家表示,“网红”在镜头前带货、经纪公司在镜头后刷流量已是行业惯例。
该报道还指出,此前,微博粉丝万的某时尚博主为一款产品进行线上推广,相关视频在发布一天后浏览量达万,评论中表示已经下单支持的粉丝不在少数。但最终商家发现,数据造假现象严重,产品销量为零,随后微博平台对相关账号进行了处理。
记者在QQ上发现,一些专为视频刷流量的QQ群颇为活跃。在加入一个名为抖音、快手刷的群后,群内满是刷视频评论量、浏览量、观看人数、互动人数的广告,在此期间多位在群内发布广告者表示,他们不仅可以刷各种基础数据,还提供“代开直播间”“视频推热门”“更改销量”等服务。
记者与群主联系后了解到,这些刷基础数据的工作是可以在目前主流的9个直播平台刷量。“以一些视频网站为例,刷20万浏览量加条评论,一般报价元。视频推热门等项目,则根据直播平台不同,收费为元到5万元不等。现在我们的团队主攻几大短视频平台,每天能接上百单,八成以上是生活用品和服饰类的订单。”
对此四季青一位从事多年电商业务的企业主庞多琦深有感触。“传统电商平台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排名靠前的商家往往有很强的实力,但直播电商行业目前产品质量缺乏明确的准入门槛和规范标准,甚至有一些三无产品和小作坊借机进入,导致行业鱼龙混杂。”
不过这样的情况已经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消协和各级消协将积极履行消费监督公益性职责,密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zz/1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