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特性 > 正文 > 正文

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让学生在经典诵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4/26 12:14:01
治好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m.39.net/news/a_6100109.html

我们的诵读教材编写是从年9月开始启动的。年下半年,我们组织15位本校语文骨干教师成立经典诵读教材开发小组,开始编制《经典日日诵》教材。我们还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指导,其中光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就有陶继新、高万祥、闫学、韩兴娥、陈琴等。期间数易其稿、多番校对,年9月,《经典日日诵》一至九年级的教材诞生。

年6月,我们又组织10余位老师对诵读教材增订,补充了大量内容。三位老师对增加的内容仔细校对、调整。我只负责增加部分古文经典,其中蒙学9万多字,经、子部分11万字。

宋代学者尤袤曾评价读书为“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抒万般情、拓万丈胸。提升思想境界、构筑精神高地,源于知识的厚度、思考的深度、学习的力度、追求的高度和实践的程度。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本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犹如置身其中。有人说,读书如看名山观沧海,心中有高度的便可看出山的高度,胸中有波澜的方可抵达深海的世界。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我们有责任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空地,种啥就长啥。我们要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上经典诵读这颗种子,并把开展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孩子带入了一个丰富的经典世界。中小学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培养他们的记忆力,让他们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他们对经典篇目的背诵一旦突破一两百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这是因为在背诵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力得到的很好的开发和锻炼。

让诵读经典修身养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让诵读经典使学生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通过经典熏陶,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以使学生身心健康、人格优化。

通过诵读经典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让诵读水平步步提高,层层加深,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等。通过诵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进行阅读,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提高文学修养,开阔视野,进而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通过诵读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会一些表达方法。

如何更有效地营造诵读氛围和书香环境,如何科学地编选教材,如何科学地设计诵读方式,如何有效地背诵和运用,如何让经典走进家庭等,这些我们都要深入思考。我们要开展经典诵读专题研讨活动,集思广益;开展诵读经典论文评比活动,探索经典诵读的有效方法;开展诵读经典教案设计评比,主要设计在班级如何开展经典诵读课。

让书香成为学校的本源,让读书成为师生永恒的经典。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成立阅读小组,理顺阅读书目,扩大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方式,活跃阅读氛围,精选阅读内容,规定阅读时间,创新诵读形式等以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内驱力。以阅读指导课为例:低年级侧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探讨快乐阅读的方法;高年级侧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形成较强的读书写作能力。

所有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都要有种使命感,成为经典诵读的主要责任人。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阅读,不仅引导学生爱读书、常读书、多读书,更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致力于建设书香班级,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让读书成为班级的文化和特色。

有人说,25岁以前没有梦想,这人不会有多大出息了;40岁以后还要梦想,也不会有多大出息。我25岁以前没想过,40以后倒有梦想,看来没出息定了。我有一个梦想: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背《诗经》百篇、唐诗宋词百首、美文百篇,读名著百部。

附一:年2月读书

1.《尚书》,慕平译注,中华书局。此为《今文尚书》,比读《周易》吃力。

2.《尚书诵读本》,张炜注释,中华书局。这个版本是今古文《尚书》混编本。我之前发的《尚书》全文,主要参照这个版本。读以上两本书几乎用去我寒假三分之一时间。

3.《富兰克林自传——活出无限可能》,林弦文译,安徽人民出版社。

4.《中华文化47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余秋雨著,岳麓书社。与之前看到一本书大同小异。

5.《空谷幽兰》,比尔·波特著,南海出版公司。

6.《看见》,柴静著,广西师大出版社。

7.《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的47封信》,郑杰著,华东师大出版社。郑杰的书之前读过几本,读完这本,当即又买了一些送给中层干部读。

8.《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林徽因著,文化文艺出版社。

9.《你就是你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著,万卷出版公司。

以上两本书的很多内容在同名或不同名的著作中读过。常读常新。

10.《名校解析——陶继新对话名校长3》,陶继新等著,华东师大出版社。读陶老师的这类书少说也有十几种。借鉴好的做法,增加判断力。

11.《且行且吟》,中华书局。经典诵读的指导书。

附二:年3月读书

清明之后,就休息五一当天,总以为可以稍微清闲一下,却总不能,没有最忙,只有更忙。这个月主要读《诗经》,太爱《诗经》了。十几年前,我极力推荐《唐诗三百首》和《论语》,之后几乎每年至少看一遍,现在,我要说,必须要多看《诗经》,每个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用《诗经》篇和唐诗首打底。

1.《诗经译注》,程俊英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这个版本的确很好,半个多月,用每天早上和上午的零星时间读完,53万字。

2.《诗经诵读本》(修订本),战学成注释,中华书局

读这本书时,与前一本同时携带,交叉阅读,主要因为这个版本有注音,注释看得少。

3.《诗经》,王秀梅译注,中华书局

这个版本是中华经典藏书50种中的一本,精选了《诗经》中的首,每首诗由题解、原诗、注释和译文组成。第一次读《诗经》这个版本较好,最好能借助诵读本。

4.《诗经往事——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闫红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那个年代,所以该上演的都上演了。闫红说,在粗粝与温柔间辗转,我们得知,千年前的心灵构造,与我们今天的,其实也没有太多不同。在荒烟蔓草的年代,出身于民歌的《诗经》,无意于给我们提供幻境和梦想,但通过一个个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和往事,通过一字字、一句句的诗,我们读到了最初的美好。

《诗经》中本来多的是描述男女情感的词句,这些充满古典情怀的句子,加上闫红对今天生活的理解,更多了一些人情味、一些暧昧。读了一大半,我都以为本书更应该叫《诗经情事》,幸亏闫红从暗恋、执手、诀别三部分以后,有了片段、美人部分,才有点像往事。这本书非常适合女子阅读。之前看过闫红的《她们谋生也谋爱》和《误读红楼》,《诗经往事——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小女人味更重了,比以往两本好。

5.《大学·中庸·孝经》,王国轩编著,中华书局

《大学》《中庸》和《孝经》都看过几遍,这本书把几篇放在一起解读,很有见地。每篇先题解,接着是名句、原文、注释和译文,之后还要扩展阅读及点评。

6.《活出全新的自己——都市心灵疗愈课》,张德芬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7.《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张德芬著,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8.《正能量》,(英)理查德·怀斯曼著,李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9.《我们的荆轲》,莫言著,新世界出版社

10.《倾国倾城——史上最惊艳诗词》,王晓伟著,华中师大出版社

以上五本各有各的好,抽时间回顾整理下。

附三:年4-6月读书

整个读书几乎都与诵读有关。略述如下:

1.读《庄子》发了我太多的时间,太值得了,文章的确无出其右者。最先读孙通海译注的《庄子》(中华书局),是个精华本。配之以米晓燕注释的《庄子诵读本》(中华书局),也不是全本,而且与前者所选篇章段落也有不同。发现很多都没读懂,就看了流沙河著的《庄子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这个非常好,现代化的翻译解读,没有原文。再读南怀瑾先生的《庄子諵译(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每个读书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可是南先生解读的仅仅是内篇,没有说外篇和杂篇。幸好碰到王磊、张淳注释的版本(东南大学出版社),全本!我校对主要以这个版本。看了一下,六本《庄子》有万字。但感到还是没吸收多少,慢慢来。

2.读《庄子》的同时,重温《老子》,新学《列子》。读了萧民元的《老子重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尹丽娜注释的《老子诵读本(修订本)》(中华书局)《鲍鹏山说老子》(浙江古籍出版社)邓启铜注释的《老子、大学、中庸》(东南大学出版社)景中译注的《列子》(中华书局)和余才林注释的《列子诵读本》(中华书局)。

3.这段时间晚上看王东华的《发现母亲(图文本)》上下册,60万字,读来收获不小,还可再读。

4.蒙学内容读了一些。浙江古籍出版社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和《幼学琼林》,东南大学出版社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菜根谭》《五字鋻》《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龙文鞭影》和《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5.与诵读相关,读的其他书包括: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的《宋词三百首》(吕明涛、谷学彝编注)、中华书局的《山海经》(方韬译注)《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骈宇骞等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随笔系列《围炉夜话》《菜根谭》。《山海经》好像没有南先生说的那么神奇,也许我还没懂。

6.教育书籍也读了几本:姚文俊先生的《校长之道》(山东艺术出版社)、陈琴女士的《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中华书局)、杨瑞清校长的《走在行知路上》(教育科学出版社)、粱恕俭老师的《教育诉状与理想教育》(山东文艺出版社),还有徐健顺、陈琴主编的《我爱吟诵》三册(中华书局)《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商务印书馆)。还有一些绘本。

7.有时读累了,就读这样的书,有意思,吸引人:刘震云的小说《家乡昨日黄花》(有点白鹿原的味道)和《我叫刘跃进》(读这本我刚好在北京学习,地点在四季青,小说人物也常在四季青活动,很亲切)。李中莹的《重塑心灵》,别人隆重推荐,在我读的这些中,属下品,大概只比《佛陀与想太多的猪》好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tx/1021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