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渝涵
腾讯·大浙网媒体人
时尚
在《新华字典》里的释义是:
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
时尚周,就是将这当下的一时的风捕捉并试图走在它前面,装订成册以供限时翻阅。人为衣狂,“时尚周”缘起“时装周”,又囊括了其他诸多与“时尚”沾边的物件。
四大时装周早早打响招牌做成了地球上的巨头,各地但凡有点儿资源,也想出本时尚周小册子,或证明自己并非身在山沟沟,或想带动产业发(圈)展(钱),于是城里的妖魔鬼怪多了个舞台,普通群众脸上也变得光彩起来。
因为职业的一点便利,直接和间接接触过几个时尚/装周,距离最近关系最亲的自然是家门口的杭州国际时尚周(以下简称hzfw),它在我心里的评分十分感性,就像自家的孩子,明知有许多缺点,但只想选择性失明地对外人夸赞。
杭派女装大本营出身,坐拥满怀网红,看起来是吊打班上零基础同学的优势,其实也正是难得高分的因素。几年前说起杭派女装,那都是四季青的作派,抄点韩版扯点大牌、什么好卖做什么,灵魂这种东西——不需要的。经过了市场的淘洗,活下来的品牌观感尚可,却个性不足乡气有余,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下意识觉着肯定是复刻了谁家的灵感。
hzfw身上寄托了许多人的希望,考不出好成绩那能怎么办呢?探索的路途就像徘徊在补习班、神药和棍棒之间的苦学生,请大牌压阵、知名超模走秀、话题网红到场、搞跨界等等,我不知道从数据上说是否有质的飞跃,但就周遭风评而言,百变定位越是让人闹不明白hzfw本身该是个什么样子。
在这过程中,有人说,玩票就别那么认真了吧?有人说,搞不好就别搞了吧?
梦想这件事,从来都不是因为会实现才存在。庆幸有一帮坚持做下去的人,磕磕绊绊托着时尚周继续学业,对于一个足够用功的孩子,大人又怎么忍心要求非得高分不可。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时尚/装周是个遥远的存在,既不可能奔赴国外,也懒得花费时间精力,看不看关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tx/1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