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慈善商店吗?
在全世界发展已上百年的慈善商店,是一种极具能量与生命力的公益模式。商店接受、处理和销售市民捐赠的闲置物,并通过义卖这些物资得到的善款为残疾人、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兴办各种类型的福利工厂、提供职业培训和安置就业场所。
去年下半年,国内最大的连锁慈善商店“善淘”的杭州首店花落上城区四季青街道四季五福幸福邻里坊,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在今年3月16日正式对外营业。饱含爱心的商品、温馨整洁的环境、热情满满的服务……开业一周以来,这家宝藏小店已经成为周边居民和过路市民争相打卡的对象。
3月23日,店铺开业第二周,来自中天控股集团的5名志愿者和三家高校的7名大学生志愿者如约而至,参与“一日店长”志愿体验活动。
一日店长需要做些什么?
在营业前的培训会上,善淘慈善商店杭州城市运营负责人曾小君告诉大家,店长的工作包含了店内商品的整理分拣、摆放上架、更新陈设,以及接待顾客等多项工作。
记者注意到,店内的每个货架都摆的满满当当,商品的种类非常丰富多元,有服装、包包、鞋袜、摆件、书籍、化妆品、电子产品等。5元一双旨在为孤独症儿童打破偏见的“穿错袜”、20元一件由孤独症儿童手绘的鼠标垫、3到29元一本各类中外文书籍……细细淘上一圈,忍不住就会“剁手”下单。
“店内的每一件售卖的物品,都来自企业和个人闲置的捐赠。比如小米捐给我们很多数码产品,有赞捐给我们很多袜子……”曾小君介绍,目前有3种不同的捐赠方式:到店捐赠、快递捐赠和一公里上门收捐。所有的捐赠品经过分拣消毒后再上架,个别捐赠物也会视情况进行艺术创作后重新流通。
而义卖所得善款,也会以爱的方式传递下去。“除了维持店铺运营成本外,善款会用来助残就业和社会公益。”曾小君说,善淘不仅每月会进行捐赠公示,每年还会进行透明度报告。比如店里在卖的“Hellokitty”书包,收入将定向捐赠给医院大病儿童救助项目。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慈善商店。”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一学生小缪是和同学一起报名参加的,“其实学校也会有特殊教育的相关课程,这次的活动感觉很有意义。”
“我们的公司就在四季青街道,平常经常会参加街道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来这里还是第一次。”来自中天控股集团的童萧天,半小时组装了两个货架,累得额头冒汗,“感觉还是非常不一样的,有障人群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关爱。”
查看善淘的透明度报告后记者发现,善淘的收入比例中一大部分用以全纳就业项目,这就是给残健融合团队工资部分。善淘的另一个侧面,是为残障人士提供稳定的、有尊严的融合就业机会。
拥有被正常对待的权利,才是真正被给予平等的身份认同。截至年底,善淘64名员工中有障伙伴占比53%,目前四季青善淘的4名员工中,就有3名是有障伙伴。
“无论是前来购买、捐赠、还是报名参加各类志愿活动,都是对我们的认可和帮助。”曾小君也想通过橙柿互动向杭州市民发出邀请,“无论你是孩子、年轻人还是老人,我们都欢迎大家来到四季青街道,来到善淘,传递爱心,治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