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主治 > 正文 > 正文

干货来袭常用元素组景手法植物造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5 15:26:30
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式庭院

沉淀千年

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也是浸润在中国人

骨子里的一种情结

中式庭院在景观设计上,将自然美景与亭台楼阁、廊房香榭相结合,通过各种要素之间的搭配,展现出我们中国人不事张扬的淡泊心境和俗世无争的高贵典雅与纯粹。

那么中式庭院在设计上都有哪些常用的元素呢?又有哪些组景手法?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又该如何选择呢?就让小编带你一探究竟吧~

中式庭院常用元素

中式庭院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设计与打造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出现一些常用的元素,现在就给大家分享一些中式元素之灵。

拴马桩

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常栽立在农家居民建筑大门的两侧。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

山水景墙

中式造园的意境营造多从古人的诗词、山水画中提取。而山水景墙刚巧运用不同种类的材料模拟自然山水,将其纳入园中,咫尺之间造乾坤。

无论是山水画板还是山形雕塑,抑或其他山水主题元素,融入景墙后,都能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意趣。

月洞门

“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元素,是中国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圆,有圆满之意,确切符合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在生活中,也能见到一些中式“圆”的运用,比如月洞门。

月洞门又称月亮门或月门,因圆形如月而得名,既作为院与院之间的出入通道,又可透过门洞引入另一侧的景观,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亭台

亭子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

作为古典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亭子在现代中式庭院中依然有所保留。在设计中或完整保留其古典形态,或经过改良,最终以新中式的亭子形态出现在庭院设计中。

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

从亭的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

一池三山

“一池三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模式,始创于汉代,于之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tips: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原为古民俗,早在汉代的宫苑园林,就出现了类似流杯沟渠的人工建造,北宋《营造法式》对流杯渠也有相关记载。

现如今,流觞之俗,还以流杯亭、流杯渠等形式得以半自然化的保存,可以说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两千余年发展过程中,其样式经历了由自然曲水形到规则化曲水形的过渡。

中式庭院组景手法

中式庭院有着“步移景异、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你以为园子很大,怎么都走不完。其实这只是古人用了一系列组景手法:对景、借景、框景、漏景、夹景、障景、添景……

对景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并不容易。

对景常运用于场地空间受限、角度受限、无景可借之时,利用相对的景物作为互相的景观。对景可分为正对与互对:

正对:实现的轴线或者终点上的一个端点建造设景形成正对,这种对景方式是视线与人流关系相对单一。

互对:在轴线两端或者视线与视点的一端设景称之为互对,相比于正对他的视点和人流关系更加紧密。

△正对

△互对

借景

让一个空间变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借”空间——将远处的、旁边的都收纳到自己的庭院里,如此一来,庭院仿佛就有了目之所及那么大的范围。

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须设计视线。借景使得庭院在与外界发生关联时,无形中也形成了一种“协调”的关系,所以我们感觉到的庭院和外部环境的高度和谐感便来源于此。

△苏州博物馆

借景可以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远借与邻借是就视距之远近而分的,而仰借、俯借是就园林所处的位置或观赏者视线的高低而言的。

对景和借景的区别:

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借景是单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

框景

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

从某种意义上框景可以算是借景的一种,因为它把相邻的景观借到了这边的空间里。但是,框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能使视线集中,既能突出主景,又能增加景观层次与景深。

园林的每一处门、窗、洞、树,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画框”,所以框景可分为:门洞框景、空窗框景、梁柱框景、挂落框景、树木框景。

门洞框景:门洞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扇月洞门,未进其门,先窥其景。它是将室内外连接充满诗情画意的点睛之笔。

空窗框景:框景的妙处莫过于通过一扇窗户截取一段风景,将园林得以无限的扩展,让想象可以自由的延伸。

梁柱框景:梁柱将空间进行多层次的框架分割,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梁柱之间,造就了变化多样的梁柱框景,体现出中国建筑的虚实之美。

△门洞框景

△空窗框景

△梁柱框景

挂落框景:挂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一种构件,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用作装饰或同时划分室内空间。自建筑中向外观望,则在屋檐、地面和廊柱组成的景物图框中,挂落有如装饰花边,使图画空阔的上部产生了变化,出现了层次,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树木框景:通过花草树木抱合而成的景框,将庭院里的风景框于其中,透过若隐若现的花草树木,目之所及,皆是一种美。

△挂落框景

△树木框景

漏景

漏景是框景的一种更“朦胧”的表达方式。漏景的漏窗往往会有花纹,并不是完全的空洞,这样看到的景观是若隐若现的,仿佛是看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有着一种朦胧美,也让人更想一睹芳容。

漏景的的媒介叫做“虚隔物”,这种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隔扇等,它本身也像一个艺术品,具有着美学价值。

夹景

夹景,是指通过左右两侧景物,如树丛、树干、土山、建筑物等加以屏障,从而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以此汇聚观赏者的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到焦点景观。

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园林内部景色的手法之一。这种构景手法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放大景物本身的审美价值。

它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这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往往和对景一起使用。

障景

障景是小空间常用的手法,这种手法顾名思义,就是不让你看到后面的景观。照壁、隔墙、屏风、帘子,以至盆栽、山石、幕布、水池、界牌等皆可作障景。

为了避免让空间一览无余而显得小,就有必要在游览路途上增加障碍。和漏景一样,也是能激起游人向前一探究竟的心。

同时,障景也可以营造“欲扬先抑”的效果,增添含蓄的韵味,所以它又可称“抑景”。

添景

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近处也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中式庭院造景植物

中式园林设计强调“天人合一”的居住境界。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常用植物来表现个人品格和风骨。

因此中式园林在植物选择上,比较偏爱被赋予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松象征长寿,牡丹象征富贵,梅兰竹菊象征四君子等。

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对竹子情有独钟。竹,挺拔修长,四季青翠,风霜不染,给人美的感受。正是这种自然、纯朴的风格,成为意境深远的古典园林中最为原始的盈盈翠绿,也使之成为广受欢迎的造园植物之一。

玉兰

“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作为早春观花落叶乔木,玉兰从树姿到花形都甚为优美,盛花时节似雪涛落雨,洁白清香。

玉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长达年,到了唐代,玉兰已经成为植庭院栽植的常用植物。我国古典园林中常在厅前院后栽植玉兰,也有在路边、草坪角落、亭台前后或漏窗内外、洞门之旁栽植。

芭蕉

“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芭蕉不知承载着多少中国文化和风雅。其叶如巨扇,叶片嫩绿惹人爱,盛夏能遮阳,给人以清凉之感。若园内植上几丛芭蕉,绿荫浓密,蕉窗夜雨,一派诗情画意。

西府海棠

“初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明霞,落则有若宿妆淡粉。”海棠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也有年,从汉代开始,海棠便作为一种观赏树种应用在园林中。

“海棠”一词在宋代首次出现。而宋代文人普遍喜以海棠为题材,或诗或文。到了明清时期,海棠不仅用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应用于寺庙园林。

梅花最宜植于庭院、草坪,可孤植、丛植、群植,又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花瓶插用于室内装饰。

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其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

牡丹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被誉为花中之王,寓意大富大贵。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桂花

相传月中有桂树,桂花又即木犀,桂枝可入药,功能为驱风邪、调和作用。

宋之问词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象征着高洁,夏季桂花芳香四溢,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和中式庭院结合也很匹配。

粉墙黛瓦、假山流水、

亭台楼榭、梅兰竹菊,

每一个角落,

都透露着人们,

对中式庭院的理解。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在中式庭院中体现尤为透彻。

-END-

投稿邮箱

qq.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zz/9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