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主治 > 正文 > 正文

昌平天来首现确诊病例海淀四季青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7 9:06:08
北京荨麻疹治疗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来自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的消息,6月25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1例、疑似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病例1例。

自6月11日以来,北京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在院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2例。

在6月25日新增确诊病例中,丰台区7例、海淀区2例、昌平区1例、大兴区1例。

据了解,昌平区报告新增的1例,是6月11日以来,首次报告的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此前,昌平区已经连续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6月26日15时,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由中风险地区变更为低风险地区。海淀区四季青(地区)镇、昌平区回龙观街道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新增确诊病例又有餐饮从业人员

据北京日报消息,6月25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岁,最小24岁,最大62岁;新增确诊病例中,丰台区7例、海淀区2例、昌平区1例、大兴区1例。

通报确诊病例中有两例为餐饮行业工作人员,工作地为新发地北水嘉伦市场地下一层A厅老郑州烩面馆。两人均是此前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其中,一名为烩面馆的服务员,另一名是烩面馆的帮厨。

昨日1例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阴性,但采集血标本检测,发现新冠病毒抗体IgM、IgG均为阳性后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已完成10例确诊病例调查。

病例1,男,26岁,住址为丰台区卢沟桥(地区)大屯村,工作单位新发地北水嘉伦市场地下一层A厅老郑州烩面馆服务员,6月15日社区核酸检测阴性,6月16-20日居家未外出。6月21日起陆续出现味觉和嗅觉减退、乏力和鼻塞等症状。6月22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被专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救护车转运至北京医院就诊。6月25日确诊,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2,女,24岁,住址为丰台区卢沟桥(地区)大屯村,6月8日至9日在新发地北水嘉伦市场地下一层A厅老郑州烩面馆帮厨,6月18-21日居家未外出。6月22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被专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陆续出现头痛、咽痛等症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救护车转运至北京医院就诊。6月25日确诊,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3,男,45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经营者乐园,工作单位新发地市场,为市场经营人员。6月19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被专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6月24日出现咽干症状,无发热及其他不适,由救护车转送至北京医院就诊,核酸检测阳性。6月25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4,男,41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经营者乐园,工作单位新发地市场,为市场经营人员,每日到新发地市场工作或京深市场进货。6月8日出现轻微咳嗽,自服药未就医。6月16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被专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6月23日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采集血标本检测新冠病毒抗体IgM、IgG均为阳性,由救护车转运至北京市医院就诊。6月25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5,女,51岁,住址为丰台区新村街道银地家园,工作单位新发地批发市场,为市场经营人员。6月12日开始集中隔离观察,6月23日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血清抗体阳性。6月24日由救护车转运至北京医院就诊,6月25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6,男,25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天伦锦城,工作单位新发地批发市场,为市场经营人员。6月9日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自行服药后好转。6月16日被专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6月23日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血清抗体IgM阳性。6月24日由救护车转运至北京医院就诊,6月25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7,女,25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天伦锦城,工作单位新发地市场。6月7日出现头晕、发热、咳嗽等症状,自行服药后好转。6月16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被专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6月23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抗体IgM阳性。6月24日由救护车转运医院,6月25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8,男,27岁,住址为海淀区四季青(地区)西山新村,工作单位北京天恩盛世食品有限公司,在新发地批发市场调料区推销商品。6月13日起居家观察,6月14日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6月15日报告阳性,由医院,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6月24日由医院,6月25日确诊,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9,女,45岁,住址为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半壁店甲1号院。6月5日曾到海淀区玉泉东市场采购。6月6日至12日主要在自家和父母家活动。6月13日起陆续出现咽干、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6月15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6月23日因症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6月25日确诊,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10,女,40岁,住址为大兴区西红门(地区)寿保庄村。5月27日患者丈夫曾到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9-22日,患者主要在家陪孩子上网课、在村内世纪华联超市等处活动,6月23日出现发热、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6月24医院,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6月25日由救护车医院,当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动态跟踪管理

核酸检测完成也不能掉以轻心

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提示介绍,当前,首都防控形势依然复杂,此次端午假期正值防控最紧要最吃劲的关头,稍微一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必须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徐和建表示,节日期间客流量大,要通过限流分流、现场引导等方式避免顾客扎堆聚集,首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要持续做好,加大货源组织,保证物流畅通,满足市民群众生活需求,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加强市场监督检查。

公园景区严格预约限流错峰,社区要加强对市民的健康监测,落实四方责任,对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好后续防疫。

徐和建提示,参加核酸检测时要避免扎堆聚集,保持好一米安全距离,检测完成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讲卫生,减少用手触摸眼睛和口鼻等。“实践证明,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的最好方式。”

不到不具备接诊条件的地方输液治疗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市民,坚持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出门携带口罩,科学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和社交距离,做好日常防护。非必要不出京,如外出游玩,听从公园、景区管理,提前预约,错峰出行,不聚集。外出购物时,听从市场、商场管理,按要求执行戴口罩、验码、测温、限流、1米距等措施。服从社区防控管理,按要求有序参加核酸检测;隔离人员严禁外出,出现身体不适立即报告,并及时联系就医。

有发热、咽痛、干咳等症状应医院就诊或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不要在原因未明的情况下到诊所、门诊部或医务室等不具备接诊条件的地方去输液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或造成传染。

东城区累计完成人份样本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发布会上,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清旺介绍了东城区开展集中核酸检测工作情况。

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东城区从6月14日开始,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集中核酸检测工作。截至6月25日17时,全区集中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已基本完成,累计采样人。

这些人主要包括:曾去过新发地等出现疫情的市场或与其有过接触的人员;各类农贸市场、商超、餐饮、食堂、外卖、快递、物流等公共领域服务人员;东城区现有的4个中风险街道所有人员、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参与社区防控的一线工作人员。

截至目前,辖区内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累计完成人份样本的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西城区为居家隔离人员安装智能门磁

西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异介绍,自6月16日凌晨2点,对广外街道天陶红莲菜市场周边7个社区实施应急封闭管理措施以来,广大居民群众给予了充分的理解,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工作。街道社区及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西城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经综合评估,本着对居民生命安全健康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精准有效的疫情防控原则,决定自6月23日晚8点起,对广外街道乐城、鸭子桥、车站西街、车站西街15号院、青年湖、手帕口南街、京铁和园等7个社区的居住小区解除应急封闭管理,调整为按中风险防控标准落实管控措施。

西城区对5月30日(含)以来曾到过新发地市场和天陶红莲菜市场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者,采取“点对点”通知方式要求其继续完成14天居家隔离。

同时,为其他居民及时换发新版出入证,确保其正常进出。目前7个社区符合正常出入条件的居民,共计户人,已全部完成出入证换发。

西城区进一步加大技防力度,为居家隔离人员安装智能门磁,在卡口位置部署人脸识别系统,与换发新版出入证同步开展人脸信息识别与录入。

海淀四季青、昌平回龙观升为中风险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疫情风险等级查询”上了解到,截至6月26日15时,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由中风险地区变更为低风险地区。海淀区四季青(地区)镇、昌平区回龙观街道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本市已有39个中风险地区,涉及丰台区、大兴区、海淀区、西城区、房山区、东城区、石景山区、朝阳区、门头沟区、通州区、昌平区11个区。另有5个高风险地区,分别位于丰台区、大兴区、海淀区。

国家卫健委:立即纠正限制人员流动的不合理措施

6月2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做好精准健康管理推进人员有序流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针对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地区做好人员健康管理服务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强调不同风险等级地区人员都要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二是中高风险等级地区尽量减少不必要人员流动,避免人员聚集。有中高风险等级地区旅居史人员跨地区流动时,须持有到达目的地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含有相关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同时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无法提供相关信息的人员,到达目的地后应当立即接受核酸检测或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瞒报、谎报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三是低风险等级地区人员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如无必要,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地立即纠正在常态化防控措施之外附加的限制人员流动的不合理措施,坚决依法查处并曝光造成恶劣影响的典型案例。

编辑

京教君

内容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国家卫建委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京城教育圈”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zz/835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