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山水,一处心灵的境界
一朵水仙,一个灵魂的映照
中国花鸟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它浸透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心依竹而弄影,情因兰而送香。花鸟画已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摹仿,而是要传达一种境界,一种诗意,表现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是画家心灵的依托,情感的再现。自然界的花草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精神。
主办单位
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
大连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自然的吟唱
视频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中国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
古代文人还总结了竹之七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这正是古代文人所崇尚的精神,故在文房和文玩中也常常出现竹子制品或竹子的形象,常见的有笔筒、臂搁、镇纸、印章、扇坠等等,或精雕细琢、或天然纯朴,但无不寄托着虚怀若谷的竹之精神。
01
竹石图·戴熙
自然的吟唱
竹石图
清代·戴熙
立轴纸本
98×27
款识:吴仲圭竹石相间,其规模亦犹夫人所不及者俊气耳。简藏三兄大人属,弟戴熙。
钤印:“戴熙”方印。
清代
戴熙
—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醇士,号榆庵等。道光十一年进士,工诗书,善绘事。道光时宫廷书画多出于其手。又能画花、人物,以及梅竹石,笔墨皆隽妙。
竹石图是花鸟画中常见的构图,磐石坚定翠竹挺拔,二者相合劲拔挺秀。画家用三组磐石将画面分为前景、中景、后景三个部分,而翠竹则随石而生,由近及远,用墨也由浓及淡层次分明。
02
墨竹图·包弼臣
自然的吟唱
墨竹图
包弼臣
立轴纸本
52×15.5
款识:弼臣。
钤印:白文“包汝谐”方印。
清代
包弼臣
1831-1919
晚年号谷叟,四川南溪人,出生于书法世家,其艺术修养非常全面,诗、书、画俱佳,其书法融碑冶帖,雄强奇崛,苍劲老辣,别开生面,在四川影响很大,习者甚多。
苏东坡曾说:“竹如我,我如竹。”文人画多随性而成,一挥而就。所绘之竹,形神兼备,潇洒有致,风格简重,此图墨笔画竹三两枝,竿梢挺然,枝叶飘摇,有潇洒出尘之致,枝干润泽,叶尖微垂,尽显风竹之态。
03
竹菊图·李鱓
款识:临吾乡禹鸿胪意懊道人。
钤印:“鱓”白文方印。
竹菊图
清代·李鱓
第一图:墨竹图
款识:道人刻意伤迟暮,不写春丛画晚芽。一种孤芳傲霜意,生成原是后开花。李鱓。
竹菊图
清代·李鱓
第二图:墨菊图
清代
李鱓
著名画家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扬州八怪”之一。早年画法工致,后崇尚写意,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
《墨竹图》、《墨菊图》水墨淋漓浓淡相间,浓墨绘出竹的精神,淡墨描尽竹之气韵;快速的笔触使秋菊的孤傲、山石的嶙峋跃然纸上。虽为折枝小品,却彰显着竹菊的倔强和昂然之气,和“坐绝乾坤气独清”精神境界。
04
秋菊图·孙克弘
自然的吟唱
秋菊图
明代·孙克弘
立轴纸本
.6×36.5
款识:癸未秋日雪居克弘写。
钤印:“两千石长”朱文方印,“孙允执”白文方印。
明代
孙克弘
-
孙克弘字允执,号雪居。善用枯老之笔行干作花,或著色或水墨,皆极古淡。
一枝依石而开的秋菊,孤傲地绽放,左上角一柱香的题款法,与画面相呼应。整个画作逸笔草草,淡雅古扑,风骨不俗,是画家从容、闲适、野逸、旷达心境的折射。人之爱菊,是为菊自身带着一种隐居的淡然情怀和清雅平和与世不争的感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更赋予了菊的隐士风度。
05
菊石图·赵之谦
款识:少亭仁兄年大人正画。撝叔弟谦学钱坤一作。
钤印:“之谦印信”白文方印。
菊石图
清代·赵之谦
扇面绢本
27×27
清代
赵之谦
书画家、篆刻家
清代画家,字益甫,号冷君。工诗文,擅书法,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
中国文人画家有在扇面上作画的习惯。扇画分折扇、团扇、扇面几种。在空间狭小、圆弧形的扇面上绘画,是对画家画面构图、作品意境和绘画技法高下的考量。扇子易携带,所以文人出行多喜欢带上一把扇子,既显出其风雅的情趣,朋友见面时,也可以拿出来欣赏、把玩,便于交流。
06
荷花鹭鸶图·朱耷
自然的吟唱
荷花鹭鸶图
清代·朱耷
立轴纸本
×48
款识:八大山人写。
铃印:朱文“八大山人”、“十得”方印。
清代
朱耷
画家
朱耷字雪个,又字个山、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其作品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是他自我心态的写照。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荷花鹭鸶图》作者以阔笔浓墨勾绘叶瓣,淡墨绘出层次,荷茎用篆书笔法。一只呆鸟立于危石之上,画面传达出一股荒凉、寂寞而又冷隽的气息,浓密的荷叶中掩映着几朵白荷,使画面增添了一些生气。整个画面虽然寥寥数笔,但见笔见墨,尤其是通过大片荷叶表现出了墨色微妙的韵味,这是其他花卉题材很难具有的造型优势。
畅所欲言
无论是竹、菊、还是莲在书画、诗词、文学作品中都有不同的含义,自古以来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菊绽开于寒霜、丽而不媚、闲适散淡的品质也是中国文人品格与精神的写照,菊花也常被赋予长寿的寓意,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点击空白处查看参考答案
菊,别名秋菊、黄花、帝女花等,在中国的农历九月开放,因“九”与“久”同音,所以菊花的象征意义就有象征长久与长寿的意义。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在留言区写下您的想法吧!
每一幅作品我们除了能够欣赏到作者精湛的绘画笔法技艺外更能够感受到画面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意义,或孤傲,或坚韧,有思想,有灵魂。想知道更多可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xw/9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