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日刊发.总第5期
清风竹韵(二)——利用相机多重曝光功能
探索画意拍摄彰显竹韵
文/图李德华、钟萌
齐白石说:“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受齐先生这句名言的启示,我们开启了用相机探索画意拍竹的创作,先后到川西坝子成都市新都区升庵村、新店村、韩娥社区、叶家大院、丽园香厨以及城市居家小区等地采风。
竹,又名竹子,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竹子品种繁多,据有关资料记载,竹子有七十余属,一千多种。按繁殖类型,竹分为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三大类。现代竹种有:寿竹、箭竹、慈竹、单竹、四季竹、硬头黄、斑竹、楠竹、水竹、墨竹、箬竹、方竹、棕竹、凤尾竹、巨龙竹、斗笠竹、琴丝竹、箩汉竹等等。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在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竹子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
▲《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竹未曾出土先有节,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诗,赞美了竹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无论生长环境多么恶劣,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直挺地屹立在那片土地上。▲《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竹都有广泛的用途。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用竹子制作箭头、弓弩等武器,用于狩猎或战斗。在黄帝时期已有竹制成的竹笛。在商周时期,中国已发明使用竹钻。在汉朝时期已能用竹缆绳打出深厚度达米的盐井;将竹管打通连接起来做引水管道;利用竹为汉武帝建造甘泉祠宫;利用竹制成算盘计数。在战国时期,李冰使用了大量的竹子材料,修筑了世界上第一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四川都江堰;利用竹制成竹杆毛笔书写。唐朝时的毛竹造纸、南宋时的竹制“突火枪”、明朝时的竹制“火龙出水”......都使用竹子做材料。▲《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竹生长迅速又环保,既可为生活利用,制造家具、纸、工艺品、生活日用品、乐器、纺织品、竹炭、建材、污水处理等。又可为医药利用,竹叶、竹沥、竹实、竹茹、竹菌、竹根、竹笋、竹青、竹叶心均可入药,竹各部位的药膳作用在《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还可为园林景观利用,装饰点缀庭院中的假山水榭,营造竹海景观等。苏东坡的《记岭南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
▲《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竹坚韧挺拔、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彰显气节的品格,倍受中国人喜爱,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吟咏,绘画抒怀,形成了独有的竹文化。
▲《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司马迁的《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白居易的《池上竹下作》:“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邵谒的《金谷园怀古》:“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文人墨客们把竹的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
▲《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在中国,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竹之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一尘不染,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霜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在我的童年岁月里,竹林陪伴我成长,它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启发。竹是我的挚友,我爱竹、赏竹、赞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性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我们利用相机的多重曝光功能,探索以竹为题材的画意拍摄,其目的是从追求艺术的角度,去审视和表现竹内外在的艺术美。我们是退休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不会摄影后期制作。对于运用多重曝光方式进行画意拍摄,不论是在图片的构图,还是拍摄手法的运用,都还在摸索的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观者见谅!
▲《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清风竹韵》摄影多重曝光图片摄影知识普及(四十六)多重曝光成就一张
多重曝光是一种拍摄技法,一般情况下是用两张或者多张照片重叠在一起,多重曝光也叫多次曝光,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摄影方法,就像魔术一般,能产生无中生有的效果,由于这样独特的魅力之所在,所以吸引了好多人使用这种技法,现在有不少相机都有此功能,可以设置多重曝光拍摄。
怎样开启?无论什么品牌的相机只要有多重曝光功能,开启这一功能的方法基本相同:打开相机菜单找到多重曝光选项来开启这一功能,相机对多重曝光大体有4种叠加方法,分别是加法、平均、明亮、黑暗,曝光次数可以随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一般可以设置2到9张。常见多重曝光经常采用2张照片进行合成。
、加法:在多重曝光里的加法就是把两张或多张照片进行叠加,每拍摄一次,就是进行了一次曝光,多张照片就是多张进行合成,拍摄的照片越多,那么照片就显得越亮,就好像把每次的照片曝光亮度加起来一样。
2、平均:平均就是根据相机设定的曝光张数,以曝光总量除以拍摄次数,这样得到一个综合的平均曝光值。如果选择此选项,可以对多张照片进行曝光方面的控制,使得照片的明暗度合适,如果拍摄同一场景的多重曝光,将会自动控制主体背景的曝光以便获取标准曝光。
3、明亮:如果您选择了“明亮”,相机会将拍摄的内容的亮部进行叠加,实际上就是保留“明亮”部分。也就是说,当选择“明亮”曝光模式后,相机会保留第一张照片的明亮区域,第二张照片或更多的照片会与第一张照片暗部结合,使第一张照片或多张照片暗部进行叠加。以此类推。
4、黑暗:选择此模式,相机会将拍摄的所有画面的暗部进行叠加,实际上就是“黑暗”部分才会显现出来,也就是说,相机会保留第一张照片的黑暗区域,其它照片的内容会与第一张照片亮部叠加,使第一张照片亮部中显示出其它照片的内容。以此类推。
实际创作中,可能应用某种模式直接获得了想要的效果。也可能需要再经过后期调整才能实现目的。即使相机中没有多次曝光功能也没关系,可以直接在后期制作中进行精准的合成。
多重曝光的拍摄手法很多,无论在同一场景还是其它场景中,主要采用的是被摄物体影像的叠加或遮挡。拍摄前对整体画面的布局、各种元素的前后呼应、图像大小的布局、景深的调整、色彩的搭配等都要提前构思好,再就是要有思想和创意,根据对被摄体周围环境的观察构思,充分发挥想象力,要使多重曝光最终为主题思想服务,这样才能成就一张好的作品。有不少相机在多重曝光的时候可以实时取景拍摄,这样就能预览多次曝光效果,准确安排位置,设置参数,也非常好用。
《多重曝光成就一张》摘自《大众摄影》,作者:冯海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