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性味 > 正文 > 正文

自助图书馆韩思稳纵使大雨将世界颠倾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3/12 12:17:01
中科爱心救助 http://m.39.net/disease/a_6032484.html

韩思稳/协作者社会工作者

图书馆的模样

你心中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

回忆起儿时去过的图书馆,那是一座由宽敞的大门和院子围住的静谧古老的建筑,每次要去图书馆看书,都仿佛是一次庄严神圣的旅行——要洗干净手,要在图书馆外面喝水并拧紧瓶盖,绝不能漏水;要穿软底的布鞋轻声走路,绝不能穿叮叮当当的凉鞋。

我常常小心穿梭在各个书架之间,深吸着书墨的香气,仿佛把书中的知识一并吸收进去了,五颜六色的书刊封面都覆盖不住我那无穷的想象力的边界。有书陪伴的我,常觉得自信爱读书的自己未来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大人,这也让我不禁生出了满满的优越感,也带来一种虚荣的幸福。我想,也许是这份幸福和安定的读书环境,为我后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坚实安稳的心态奠定了基础。

但那时沉醉在书香中的我,脑中似乎只是我周边的环境和我自己,一切想法的出发点都是“我”,是一个平面而局限的我,缺少了透过书籍去思考和接触其他人的胸怀。我只希望踩着一本本书去看到更高远的世界,却不曾想过,世界本就有各种高低维度,真实的生活存在于书本之外,真正更有深度的阅读绝不是站在高处,远离人心冷暖的自我陶醉。

年9月4日下午,天气阴沉,很可能在酝酿一场大雨。我和同事凯丽、志愿者鑫鑫、瑶瑶、小沈及胡老师,随着我们服务的流动儿童彭彭的爸爸,一起去往四季青镇附近的城中村。

我看着头顶上电线和钢管纵横交错,有种北京艺术区后现代工业风的感觉。而脚下潮湿逼仄的小道上,遍布着水坑,水坑中垫脚的砖头已遍布青苔。小道两边的无数电动车如同俄罗斯方块一般精巧紧致地排列着,上面还技术性地堆叠着晒干辣椒的簸箕,晾衣服的竹竿……我想,住在这里的人家,不出意外,该是空间利用大师了。

走在迷宫式地小道里左拐右拐,让人摸不清方向,隐藏在小道尽头的屋子——彭彭在北京的家,仿佛是一处很难让人记忆和寻找得到的角落。终于走到了一座低矮小楼的门口,昏暗的灯泡使得黑黢黢的楼梯更具神秘感。楼梯很窄,必须把自己的背包、外衣和大脑神经都紧缩起来,才不会蹭到墙壁的灰尘。两层楼梯,每一级楼梯都包裹着磨得光亮的老式地毯,踩上去有敦实的弹性,却不能吸收脚步的沉重声响。

到达了目的地———狭窄的楼道两边堆满了摇摇欲坠的鞋盒、盆子。一户户人家没有安装防盗门,斑驳的木门后面就是褪色的棉布帘子,又薄又透。掀起帘子弯腰进屋,一张堆满被褥、凉席、折叠桌的床直接杵到眼前,无疑,这是彭彭家里最重要的家具了。

从北京繁华的一个艺术区,进入到在城中村只有8平米的一间出租屋,让我一时有点恍惚此行的目的——去协助已返回老家的“慧之缘图书馆”小馆长彭彭家拆卸书架。

就是在这个狭小的家中,年底,我们协助10岁的彭彭在床边的墙上安装了8个格子书架,建立了自助图书馆。运营了2年后,彭彭不得已回到老家上学,留下彭彭的父母坐在床上,猫着腰将书架进行了拆卸。彭彭的爸爸妈妈热心忠厚,迎我们进屋后,提醒我们去掉背包,放在满是瓶瓶罐罐的桌子上。说起彭彭作为小馆长两年来的进步与变化,彭彭爸爸满是骄傲,说虽然几天前,彭彭返乡走得比较紧急,他还是及时把借出的图书都收回来了。

彭彭的“慧之缘书屋”成立那天,社会工作者和思科公司志愿者组装书架,彭彭绘制了自助图书馆标志。

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三年多时光,我参与走访和改造了8个困境儿童家中的自助图书馆。从走访时捕捉到儿童眼中对于阅读的渴望,到测量家中场地,链接购买图书等物资,招募志愿者一起改造书架,绘制图书馆招牌,学习运营流程及规则……我们一路赋能小馆长来组织开展图书借阅和社区阅读推广活动。这个过程,也早已颠覆了我对于“图书馆”的认知。每个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都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和孩子们一同沉浸在这些最有温度的图书馆中,吸引我的绝不只是书香与知识。

高尔基那句家喻户晓的名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身处困境儿童家中的自助图书馆,见证着孩子们在书籍的陪伴下学习知识、学会关爱家人、结交朋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xw/1008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