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特性 > 正文 > 正文

网媒记者走进浚县善堂镇杨梁村蹲点采访,这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30 6:46:18
白癜风会遗传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62246.html

黎阳熟,九州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骄阳似火六月天,黎阳大地刚刚小麦入仓,一望无际的麦茬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6月11日上午,我们蹲点记者一行五人第一站目的地是浚县善堂镇杨梁村。因为事前做过一些功课,知道杨梁村年已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我们对杨梁村近年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浚县善堂镇杨梁村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汽车从善堂镇沿浚大线西行约5公里,同行的乡干部告诉记者,右边就是杨梁村。通往村庄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两边杨树荫荫,树下整齐地种植着景观柏树,农户的院落看着都不错,整齐地分布在道路两边,有记者惊叹,“这里好漂亮哦!”汽车停在了村中央的文化广场边,这里有舞台、健身器材、文化墙,广场中央叠立着高十几米的灯塔,显然有一定的地标性质。我们刚下车,就见一台公交车也正好停在广场一边,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勋上前介绍:“我们这里通往县城的公交车大约一小时一趟,群众出行十分方便。”这句话一下子让记者兴趣大增,在接下来的一天多采访中,记者总也绕不开杨梁村的路这个话题。

▲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森林村庄示范村。

民心路

行走在杨梁村里,记者发现,杨梁村的路四通八达,通到每个村民的家门口。这一点,与别的村大不一样。每个街巷的路都至少能过得了轿车,又平又宽。主街道两边,栽种有大叶女真、柿树、梨树、桃树,树下有花坛,除了长青树,还能看到缤纷的月季花正姹紫嫣红地开着。在花坛与花坛之间,都有公共停车位。

村民刘建停的商店离村委会有四五十米远,这里也大概是村里正中央了,东西南北都是主街,听说我们是来蹲点采访的记者,十分热情地介绍情况。“前些年,这都是土路,下雨天,一走一腿泥!这前面就是小学,现在这路好了,孩子们真幸福!”他指着左前面的杨梁小学说道。陪同记者的村支书宋国栋告诉记者,脱贫攻坚前,杨梁村道路坑坑洼洼,污水随处排,晴天雨天都是“水泥”路,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不便。村两委把街道整修作为脱贫工作的重点,积极申请项目。村里的道路这些年前后投入多万元,修建通村路、胡同路、生产路等各种道路约15公里,基本完成了全村道路硬化。“村里道路一改造,村民们出行方便了,对村两委有了信心,开始在村里建房、买车、发展种植、养殖业。”他说。

▲村民房前花木点缀、绿树成荫。

从修路这件事,村两委认识到民心所在,只要是顺乎民心民意的事,村两委就尽全力争取。类似于修路,年、年先后投入16万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全村人吃上了深井水、放心水。年争取资金万元,实施了全村清洁能源替代平方米外墙保温工程。争取资金28万元,新增加4台变压器,用于增容支持煤改电清洁工程。

▲村里的公共停车位扩建。

78岁的老党员刘兴信把记者迎进家里时,一块“年优秀党员”的光荣证书端端正正地贴在正墙上面。这位退休20多年的村支书记,尽管因为年纪大膝盖疼痛行动不便,但说话依然声音洪亮、头脑清晰,他挥手说道:“现在党员家庭都挂着牌,党员都带党徽,我们党员就要有这种自豪感,同时也要记得自己的责任。这些年,党的基层组织强了,解决了村民们很多急难烦事,把惠民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架电、装灯、修路、打井等等,让老百姓看到我们党是真正为群众做事,帮大家致富。现在,老百姓相信党,跟着党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就有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有了!”

▲村道路上的排水、渗水沟。小康路

路修好了,村民看到了希望。

一夜小雨过后,村民宋国彬正在田头点种长豆角。他指着通往田间地头宽宽的水泥路对记者说:“现在种地好种多啦,以前通往田地里的路又窄又不平,农机都进不了地,人家都不愿意来。前两年,通过(种植)基地改造后,农机能进地了,现在基本都是农机作业。”他家这块地除了自己的七亩,还有租别人的五亩。每年种一季小麦、一种子花生。现在的改种优质小麦种子和高油酸花生产量很高,花生亩产六七百斤,小麦亩产一千二三百斤。一年下来,至少比以前多收几千块钱。

宋国栋告诉记者,村里路好了,村民们致富信心更足了,有的村民专门搞小麦花生种植的,也有搞养殖的,养羊、养狐狸的好几家。咱这里是花生、小麦种植基地,靠经营花生、小麦种子的农民经纪人也越来越多了。

▲宋留保老人给山羊喂草。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先后采访了几位养羊专业户、运输专业户。在村民刘天泉的桃园里,眼前10余亩桃子正果实累累。刘天泉一边让记者品尝桃子,一边介绍。他告诉记者,今天正在组织人摘桃子,然后送到附近滑县的瓜果市场。据他说,现在一斤桃批发价在一块八毛左右,一季子桃能卖出七八万块吧,效益还是不错的。

▲刘天泉在桃园里采摘桃子。■■■■■

村民郭素霞今年48岁,她家的院落座落在村南头进入村里的路口。一进门,是一个很宽敞的廊道,可开进去小车。性格开朗的女主人告诉记者,村里的街道修了以后,她和爱人就打消了进城买房的念头,在村里建了这个宅院,这院子南北、东西都是18米,东西北三面的房子都是两层,中间是露天的,阳光能照射进来。屋里空调、家电都有。记者惊叹她们致富有方,她告诉记者,现在她爱人入了一份股,和亲戚买了一辆大车在外面跑运输,而她自己有时间就在村里的工厂打一份工。

▲村民们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勤劳的双手,实现家庭脱贫,踏上小康之路。

振兴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让人们感受很深,宽阔平坦的村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而生态繁茂的村庄正在滋养着村民们一个个美好梦想。

还是修路,年10月,在村两委的精心策划下,杨梁村“海绵村庄”治水美化实施方案获得了上级的批准,杨梁村被确定为森林村庄示范村。一年多来,全村新栽种道路树苗8个品种多棵,另外有乡贤捐赠了石楠、月季、四季青草坪等绿化苗木,全村基本上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秋季有果”。还先后投资50多万元推进海绵村庄等建设,村庄道路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村庄街道等基础设施好了,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

▲村小学、幼儿园环境干净整洁(左图);村幼儿园的大班课堂(右图)。

第一书记李建勋告诉记者,杨梁村在保持整村脱贫和贫困户稳定脱贫成效的基础上,村两委坚定发展扶贫产业和集体经济,建立长效带贫机制,壮大集体实力,瞄准“确保不返贫,集体有收入,村民多挣钱,村庄生态化”的奋斗目标,进行着不懈努力。两年来,通过积极与上级项目对接,支持贫困户发展养羊投入39万元,支持养猪大户发展资金20万元,支持贫困户家庭小产业发展资金10.8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修理门市争取金融扶贫资金2万元。

▲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杨梁村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小麦育种基地,引入种子公司合作,每年为农民增收20万元。借力省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淇花集团”的支持,发展订单种植项目,年发展订单种植新品种花生80亩,增产增收效果良好。村里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吸引乡贤回乡创业,村集体将部分资金和企业合作,发展高油酸花生种子繁育基地项目,目前高油酸花生种子种植规模达到了亩。利用村集体产业发展项目资金90万元,建成了多平方的标准厂房,引进空调器组件加工项目,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安排30多人就近在本村就业。依靠这些集体产业,现在村集体每年稳定收益在30多万元,这些收入目前首先可以安排贫困户就业;其次可帮扶困难村民。

▲端尔电器产业带动农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眼看着村庄一年年的巨大变化,眼看着自己的生活一天天变化,79岁的老党员刘金花跟记者说:“现在街道上走到哪,哪都亮晃晃的(指路灯),看病基本不花钱,家里冬暖夏凉,姑娘媳妇天天在(文化)广场唱歌跳舞,出门有小车,这日子真是好得没法了啊!”

杨梁村名片

杨梁村,由梁村、宋庄、尚庄3个自然村组成,户人,耕地面积亩。有6个村民小组,村干部6人,党员60名。年省级贫困村摘帽,年35户人贫困户全部脱贫,年起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衔接探索。

采访手记:

脱贫两年来,杨梁村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没有让我们失望。这说明,类似于修路,建设好农村路、电、水、生态、文化等基础设施,是为群众办的最实际的事,群众生产生活方便了,党赢得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党和政府为群众着想,为人民谋福利,让群众看到了希望,他们利用身边的丰富资源,就能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加上勤劳的双手,实现安居乐业,实现乡村振兴。对于有暂时困难的群众,有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帮扶,也能够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来源:鹤报融媒体记者梅思龙席适之董丹孙海潇责任编辑:张露丹统筹、总值班:靳丽娜监制:李宏庆鹤壁9所高中特长生招生计划公布!涉及这些学校……4年救6名落水者!鹤壁7位“河长助理”,每天至少2次巡逻,守护二支渠!我市“一盔一带”安全守护活动启动!

点击图片下载掌尚鹤壁手机客户端

让更多人看到,点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tx/6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