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微课堂
第七节
竹——培养孩子谦逊的品格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三文书院的子和,很高兴又与您见面了。我们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当中对于孩子品格的培养。
△点开视频即可观看不方便观看可阅读文章~说到品格这件事,我想您的认识和我一定是相同的,他会决定我们一个人未来一生的状态,他也会决定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品格对于我们人的塑造是极为重要的。
在传统的中华文化认知当中,我们认为最美好的品格便来自于四种植物的映衬,它们分别是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又被称为四君子,它们分别对应着非常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前两次的分享当中,我们分别与您分享了梅之风姿、兰之风气。
01
谦逊
是非常宝贵的一种品格
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下竹之风韵。说到竹,那真的是我们的中国人非常热爱、深刻喜爱的一种植物。竹也随处可见,南方的竹多都长得巨大而又茂盛。我想您和我一样一定对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当中那个广阔的非常茂盛的竹林,印象深刻,那一片竹海真的美到极致。在我们北方,竹虽然长不了像南方那样的粗壮,但是它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很多的居民都喜欢在自家的小院里种一些竹子,可见我们中国人对于竹的亲近和喜爱。
其实在我们历代的文人墨客当中,喜欢竹的是大有人在的。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苏东坡先生,他就曾经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所以他说宁可这一天没有肉吃,也不能在我的居所外面没有竹子与我相依为伴。
著名的郑板桥先生也有一首非常广为流传的诗传送到今,它的名字叫竹石,我想您一定也听过。这首诗是这样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诗都充分的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文人墨客,这些智士达人对于竹的热爱。
我想您和我一定是一样的,我们都非常的喜欢竹子。那竹子所代表的品格是什么呢?恰恰是这种非常儒雅的谦谦君子之风叫做谦逊。
提到谦逊这个词,我来和您分享一个小小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来自于一部电影,大家一定看过叶问这部电影。在叶问这部电影里边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非常强壮非常健硕的一个外国人来挑战叶问先生。叶问先生在和其他的我们中国的对手在对垒的时候,大家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们会点起一柱香,一个是计时,第二个为对方和自己留有余地。那这个外国人当然不懂得我们中华文化的这种博大和精深,他以此来嘲笑叶问先生和他的同伴们。在这个情节当中,这个外国人就拿出一个香炉,上面插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香,以此来嘲笑中国人的软弱和不堪一击。他的意思是说,不管这个香燃多久,不管这个香有多大,反正你们是不堪一击的,我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你们一次性击败。但是叶问先生到了他开发布会挑衅他的现场,叶问先生就告诉他说,燃香是我们中国人的谦逊,谦逊就是我们所说的非常宝贵的一种品格。
那谦逊它来自于什么呢?在我十五年的教育生涯当中,我发现这样的一件事情和规律,谦逊它其实是来自于我们人的气节。那气节和竹,您是不是能够把这二者联系和对应上呢?我们大家都知道竹的特点修长、挺拔、四季青翠。而且,竹它是拔节的,我们所说的竹节竹节,两个竹节之间,这一段的这个竹筒它是空心的,它里边是气,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气节的由来。
可是您知道吗?或者您有没有做过这样的联想?气节这两个字翻过来就是节气。所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的气节和节气都是和竹相关的。那我们可见竹这个植物,它对于我们中华的这种深刻的影响,对于我们国民的这种品格的塑造起了多么重大的意义。
我们就来说一说竹的这个特点,竹节每两个竹节之间,有一段竹筒,它当中所包含的气。气,在这个竹筒当中它是充斥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中空的。这就代表了我们人的包容。节,它其实代表着我们的节制。
02
谦逊
正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外在的表达形式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是,今天我想告诉您的是,无节制的生活也是不值得过的,因为无节制必将会让一个人走向堕落或是平庸。
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我想您一定是不愿意得到这样的结果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优秀,可以出类拔萃,可以过他精彩的一生,所以我们拒绝堕落,甚至拒绝平庸,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节制,他的包容,以至于形成他自己的气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气节会让人非常的谦逊,气节是我们内心当中的一种坚守,而谦逊正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外在的表达形式。我给您举个例子,您一定就明白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比如一棵树,它在地表上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形状以及它的高度,其实对应到它的根系上是同样的。我们学过生物,我们都了解这样的一个常识,就是这棵树它在地表上所呈现出来的延展的空间的广度,那么它的根系在地表以下所延展的广度几乎是相同的,所以这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我们所拥有的我们内在的品格就好像是这棵树的树根一样,你的品格扎根的越深,你的品格的根系越庞大,那么你在地表之上的生命的展现就会越璀璨、越美好、越博大。道理就是这样的,我们的人生想要过成什么样子,或者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拥有怎样的人生,这真的值得我们深入的来思考一下。
如何让我们的根系也就是我们的气节,可以对应的上我们在这个世间美好的这种展现,比如说谦逊,那么我们都知道,聪明的做法就是我们要在根系上来下功夫。我们种植一株植物,我们最开始就是要把它种到土壤里,让它先进行扎根,让它的根深深的扎到这片沃土当中。那对于人生而言,沃土当然就是我们的文化,所以外在的生命展现不过是我们扎根文化深深的去成长的一种最终表现而已。
如何去培养这样的品格,如何去呈现这样美好的人生呢?今天我再跟您分享四个方法,这四个方法有助于您培养孩子谦逊的品格,有助于您培养孩子的气节。
03
规律的生活
可以让人对自己以及周边的人、事、物有更好的掌控感
首先,第一个方法,它跟我们的生活相关,那就是我们要过有规律的生活。什么意思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现代的社会物资极大的丰富,我们的饮食,然后起居坐卧等等,都越来越丧失和自然的连接。所以我们不妨重新去调整和规划一下,让我们的生活起居坐卧,让我们的饮食都变得更加的有规律和有节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有一部对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典籍名叫《黄帝内经》,整部《黄帝内经》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饮食方式,它会决定我们生命的品质。应该吃怎样的食物,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应该什么时候起床,应该什么时候睡觉?这些日常当中最简单的,充斥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当中的小事情,恰恰是它们来构成了我们漫长的一生。
您不妨去想想,我们的家庭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不是足够的规律?在规律当中,其实孩子可以去掌握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规律的生活可以让他对自己以及对周边的人、事、物有更好的掌控感,这个就是形成他自己的气节的重要的来源。这是第一个方法,我们好好的去重新梳理和规划一下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尽量的规律起来。
04
顺应四时
掌握生命的奥秘
第二个方法,就是我们要顺应四时来安排我们的生活。它和第一点有什么不一样?规律的生活指的是我们每一天的这个日子要怎么过,我们几点钟吃饭,几点钟应该睡觉,就尽量让它规律起来。那第二点顺应四时,是一个更宏大的方面。
我们大家都知道,聪慧的中国古人,把我们中原地区生活的时间划分成了四季,春、夏、秋、冬。可是您知道吗?这春夏秋冬不止在一年当中这个时间的范畴内存在,它在一天当中也是这样的。比如早晨是春天,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就进入夏天,到了下午傍晚的时候进入秋天,那夜晚当然就是冬天了。
我们说一日如此、一年如此,那么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在年少的时候当然是人生的春天,人在壮年的时候自然就是夏天,我们到了中年之后慢慢的会步入秋天,那老年自然也就是我们的冬季了。
所以一年、一日、一生它的节律是一样的,我们如何顺应四时的生活?也就意味着我们会如何把握自己的生命。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聪慧的您不妨也好好的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情,便是顺应四时。
我们中国有一个非常宝贵的文化体系流传下来,就是我们的历法体系,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拥有双历法体系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谓的双历法体系就指的是我们所说的黄历,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这是哪年的老黄历的那个黄历。这个黄帝历法是世界上唯一一套阴阳合理的双历法。
我们先说这个阴历,大家都知道是我们所说的农历,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几月初几,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阴历。我们所说的阳历,并不是现在我们说的公元历法的纪年,而是指的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也就是太阳历法。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的回归年,太阳一年的运行轨迹而制定的一套历法。在这套历法当中,我们聪慧的古人记述了我们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种物候的展现。
古人通过观察世界,观察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等等万物的这种变化,来记录下这一年的,不停的循环的一种展现。我们真的惊叹于古人这样的智慧,我们也惊叹于二十四节气,它的极其精准的纪时和纪年。
我们大家都知道,比如现在我们的立春节气对吧?它是有打春的时辰的,就在那一分钟的时候,春气就来了;就在那一分钟的时候,太阳行进到某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古人计时的历年的这种方法真的非常非常的严谨很科学,它精确到每一分钟,所以我们借鉴古人的智慧,当然不只是惊叹于这种智慧的这种精妙和伟大,我们还要更好的传承古人对于这种文化的坚持,以及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当中的这种美好。
所以顺应四时生活,不仅是让我们了解自己文化的一个途径,它更是我们可以更好的去规划和整理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比如春天的时候,人应该早起,那么对应到人生的春天,年少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当然也是应该早起的。
古人对于让小孩子早起这件事情是非常执着和坚持的。我们很多家训家书当中都会提到这一点,我们会认为早起的孩子是心存伟大志向的。我们说早起的孩子他通常是更爱学习的,他的身体也会是更健康的。我们也会觉得说早起的孩子他会更有出息,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认知。它是有非常深刻的科学道理和自然规律的。
所以我们也不妨去更好的整理和规划我们的生活。除了规律的这个饮食起居坐卧之外,我们也顺应四时来掌握生命的奥秘,这是我们非常非常智慧的做法。
05
思辨能力
有利于我们去对抗舆论的冲击
第三个方法,就是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什么是思辨能力呢?它不仅仅只是让孩子的思维可以这个快速的反应,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在我们的日常的教学当中,我经常会和我的孩子们玩这样的一个游戏。我念出一段话,我每说一句话的时候就让孩子们来判断,这个是事实,还是感受和观点。所以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让孩子去了解,什么是事实真实发生的事情,什么是你的观点,你的想法以及你的认知。
比如这朵花开了,那这个就是事实。比如我觉得紫色真好看,那么这个就是观点。所以让孩子从小学会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有助于孩子思辨能力的培养。
在现在这个社会,甚至在未来的社会,我们可以非常肯定的知道,越来越宝贵的是人的思想。我们现在被大量的信息舆论所充斥着,每天大家的生活会有很长时间被手机、电脑等等,各种信息所占领,但是我们却很难去探究到每一件事情它背后的真实的真相。很多时候我们也无缘去探知,但是我们却很容易被这些新闻舆论去误导,而人云亦云。
可是这件事情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一个人的生活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所以思辨能力有利于我们去对抗这种舆论的冲击,这种铺天盖地的信息和新闻对我们的轰炸,做到不人云亦云。让我们坚持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有自己的认知,这样的话我们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气节、有坚守的人。
那么一个人当他真正的有了自己内心当中想要去坚守的东西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就会是谦逊的。因为我有我自己的坚持,我有我自己的坚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06
如何去接纳和应对结果
是谦逊这个品格的一个集中体现
第四个方法,其实很便于操作,它甚至可以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每一天的一个方法,就是和孩子来下棋。当然棋类的选择可以由您自己来发挥,比如围棋、象棋、跳棋,各种飞行棋都可以。
为什么要和孩子来下棋呢?我们发现下棋这件事情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意向和价值的。比如,下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你在下棋的时候,你要设计自己的进攻、防守、出击,你需要设计自己的思路,并且来去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这种行为。而且你还需要根据对方的棋路去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案,这都是极大的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规划能力、应对能力等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
而且下棋还有一个非常有好处的地方,就是对弈的双方,甚至是几方,大家是会有胜负的。很多时候尤其是我们当今的孩子,因为家里边孩子的数量都少了,我们通常一家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现在有三个以上的孩子的家庭是极少的。所以孩子和同龄人之间、同辈人之间的相处时间,是大大减少的,尤其是在家庭的这个环境当中。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对于隔代的这种宠爱,是非常过分的,甚至很多时候会对孩子有过度的溺爱。
这就造成了我们的孩子经常会觉得,好像在世界上我就是最重要的,所有的事情我就应该享受最好的,我就应该能拿到那个好的结果。可是,现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升到中学阶段的过程当中,会有一部分孩子因为这样的现实的反馈,原来我没有那么的优秀,原来我很多的做法是不被人喜欢的,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对孩子的这个内心对他的自信造成很大的打击。
可是这些事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日常跟孩子的这种亲子互动,就可以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或者是扼杀在摇篮里。下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你千万不要故意让着孩子,当然这种让可以有一点点的技巧和方法,你可能连赢了三局,孩子感觉非常沮丧,他不想玩了,在你的哄骗之下,下了第四局,这个时候你可以故意的让一让,让孩子赢一局,让他重拾信心,但是也不要太过于刻意。尤其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很厉害,每一局他都可以赢,甚至他可以耍赖,这都是不好的做法。因为下棋对弈的双方或者是几方,大家一定是有输赢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锻炼孩子如何去把控结果。当然这个在于你的过程要怎样去执行,还有就是我们如何来应对结果,比如何把控结果还要更上一个层次。
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由我们单方面或者由我们一个人可以去决定的,很多事情的结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这个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处处都体现着。所以我们的孩子能去面对和接受这样的结果吗?当去面对一个事情的结果的时候,他能不能够很好的接纳它?
当这个结果是好结果的时候,当然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好结果的时候并不是全部,甚至说它不是大多数的时候,很多时候那个结果没有那么好,甚至它干脆就是一个坏结果,那么我们能不能够承受得了,我们能不能够很好的接纳它?我们还能不能够从这个不好的结果当中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甚至把这个不好的结果,再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变得稍微好一些。这可就是我们的本领了,如何去接纳和应对结果,这件事情是需要从小就培养和锻炼的。当然这是谦逊这个品格的一个集中体现。
所以下棋这个游戏活动,它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学会接纳不那么好的结果。这一点我认为在我们的这个家庭教育当中,它一方面又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又确实大有用处,对孩子的将来有非常好的这种教育的效果,您不妨试一试。
以上就是我们这一次跟大家分享的内容,竹之风韵,谦逊这种品格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当中的一个培养的方式。因为有了谦逊,所以我们会展现更好的气节。气节也是谦逊的美好的这种表达。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们都是一个有气节的人,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我们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的这种谦谦君子的谦逊之风,也希望我们家庭分享的内容可以更好的助力于您的家庭教育。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再见。
编辑:大兴区妇联宣传部王晓晖
供稿:大兴区妇联家庭儿童部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tx/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