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作者:
卢明1,蔡云清1,户岛裕司2,赵岩3,许娟华3
作者单位:
1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日本户岛微生物实验室
3卫生分析检测中心
摘要:
?目的
研究果蔬发酵液(VFFL)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ICR小鼠建立移植性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VFFL16.6、33.3、66.6ml/(kg.d)三个剂量组,观察小鼠的瘤重、脾指数、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VFFL对SMMC—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吖啶橙染色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并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能力、NK细胞活性。
?结果
VFFL各剂量组对H22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9.1%、35.0%和25.7%并可显著诱导细胞调亡;VFFL作用3d后呈剂量依赖性抑制SMMC—细胞增殖,5d后作用显著,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核固缩、凝聚,呈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并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活力(P<0.01)。
?结论
VFFL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认为30%~65%的癌症与膳食有关。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蔬菜水果对癌症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蔬菜和水果作为人类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许多蔬菜还可以有效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VFFL是由二十多种蔬菜和水果原汁经酵母发酵制成的发酵液。因此,VFFL除了具有果蔬特有的功能外,还具有酵母本身及发酵后各种中间代谢产物产生的一些特殊作用。本研究从体内外试验的途径探讨VFFL发酵液抑瘤作用及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开发健康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0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VFFL由南京医科大学营养所提供;RPMI培养基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小牛血清购于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研究所;刀豆蛋白A(ConA)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流式细胞仪为美国BD公司产品,倒置光学显微镜为日本Olympus公司产品。ICR小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抑瘤试验
ICR小鼠,体重18~22g,雄性,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S)、阳性对照组(CP)、VFFL16.6、33.3和66.6ml/(kg.d)剂量组。取肝癌细胞株H22腹腔注射ICR小鼠生成的腹水制成1×个/ml细胞悬液,每只小鼠右腋下接种0.2ml,连续灌胃30d后椎脱臼处死,取瘤块、脾、胸腺,称重,计算抑瘤率和免疫器官指数(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抑瘤率(IR%)=(对照组平均重-剂量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脾或胸腺指数=脾重或胸腺重(mg)/体重(g)。
?1.2.2细胞凋亡
取瘤块制备单细胞悬液,PBS洗涤、离心后加70%乙醇固定,4℃冰箱隔夜。RNase处理后,用碘化丙锭(PI)作用15min,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凋亡。
?1.2.3细胞培养及细胞增殖试验
将SMMC—细胞5×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分别按实验设计加入不同浓度的VFEL,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3d和5d。
?1.2.4免疫功能测定
雄性ICR小鼠连续灌胃30d后,颈椎脱臼处死,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
1)NK细胞活性测定:以YAC-1(小鼠T细胞瘤)为靶细胞,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NK细胞活性。NK细胞活性(%)=靶细胞对照孔OD值-(实验孔OD值-效应细胞孔OD值)/靶细胞对照孔OD值X。
2)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试验:ConA刺激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淋巴细胞增殖率(%)=(实验孔OD值-对照孔OD值)/对照孔OD值×。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两组间比较用LSD法,微核试验按Poisson分布均数比较法,P<0.05为显著性差异界限值。
02
结果
2.1VFFL对H22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和瘤重的影响
VFFL各剂量组对H22肿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3.3,66.6ml/kg剂量组的瘤重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其抑瘤率分别为35.0%(P<0.05)和49.1%(P<0.01),见表1。
2.2VFFL对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VFFL各剂量均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肿瘤细胞凋亡率为20.5%、24.0%和15.8%,而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仅为6.82%,见图1。
2.3VFFL对SMMC-细胞增殖的影响
VFFL对肝癌细胞SMMC—的增殖作用在2d呈剂量—效应负相关,细胞培养3、5d后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趋于明显,并呈剂量依赖性
(3d:R2=0.,5d:R2=0.),见表2。
2.4VFFL诱导肝療SMMC-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VFFL诱导SMMC—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对照组细胞呈细胞核均匀染色,呈圆形,而VFFL25.0ml/L作用SMMC—细胞5d后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其细胞核明显固缩、凝聚,出现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形态变化更趋明显,见图2。
——本篇论文摘自《实用预防医学》
第13卷第1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