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暑湿季节来临,大多数中国家庭都会备有“藿香正气水”这种药,大家都知道它是治疗夏季中暑、胃肠型感冒的常用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藿香正气水”的渊源,宋·元丰年间(公元年-公元年)有一本书,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相当于现在的卫健委)陈师文等人编写,此书收集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的有效方剂,堪称当时的配方手册,并且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写的成药标准。“藿香正气水”即记载于此书中,原名为“藿香正气散”。
输
原方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各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0g),藿香去土,三两(90g),甘草炙,二两半(75g)。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汗出,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方法:共为细末,每次服用6g,姜枣煎汤一起服用。
清代吴瑭先生《温病条辨》中又对此方进行了发展,创立了一加减正气散、二加减正气散、三加减正气散、四加减正气散和五加减正气散,都是在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化裁而成。后世之人则应用现代工艺手段将其配制成“水”或“胶囊”以便于人们服用。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良方。
1
我们知道藿香正气水是非处方药物,在各大药房中均可购买到,是不是只要夏季感冒都能服用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不是的
藿香正气的作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夏季受寒感冒、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并非用于暑热高温的中暑。
如夏季空调下温度过低,患者感受风寒,又贪凉饮冷,脾阳受损,内伤湿滞,这种患者最适合。
1.外感风寒
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体疼痛,鼻塞清涕,痰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2.内伤湿滞
平素就是脾虚湿困的体质,加上贪凉饮冷、吹空调等诱因出现头身困重、胸膈满闷、呕吐、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大便粘腻不爽等症状。
3.舌质淡或淡胖,苔白腻或水滑
同时具备以上1、2、3条的表现,才能使用藿香正气水。
如果是外感风热(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黄),或是阴虚体质(舌红少苔)是不可以服用的。
此外,藿香正气水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系统的疾病中,如有人将其外用涂擦患处治疗疖肿、皮肤癣菌,亦有较好的疗效。
听完前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藿香正气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正确的应用了。
文
中医科辛喜艳
编辑
宣传中心张轩烨
“北医三院订阅号
健康科普
北医三院服务号
就诊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