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
海淀区各行各业女性
冲锋在前、英勇奋战
贡献巾帼智慧力量
在她们身上
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海淀妇女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
充分诠释了新时代海淀妇女在大事件面前
无私无畏的家国情怀
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海淀妇女的使命担当
近日,医院康复科荣获区妇女联合会颁发的“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领到奖牌的康复科人更是感到格外自豪。
医院康复科成立于年,一直以来坚持发展“以人为本,立足社区”的社区残疾人康复事业,在医疗服务中落实“尊重患者,治疗患者,康复患者”的理念,围绕患者、家属、照料者为工作对象,全方位、多功能的团队协作,帮助患者尽早克服功能障碍,战胜病残,提高生活质量,恢复工作能力,融入社会和家庭,成为康复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生活的重要桥梁。
在多年工作中全科上下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已经成为海淀区重点培育学科,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二级康复机构,深受患者和残疾人、残疾人家庭的信赖和赞誉。在康复科各个工作岗位上,随处闪现着女职工的倩影。
目前科室开放床位48张,康复医疗团队43人,其中女职工30名,占员工总数的69%,科室的荣誉中渗透着科室女职工的辛勤与奉献。科主任孙智千同志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热情工作,在年就被海淀区评为“巾帼建功标兵”。她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为科室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无私奉献,展现出新时代女职工的风采。
坚持学习促和谐
科室全体职工在孙智千主任带领下深入学习,工作中发挥女性特有的温柔、善良、热情、细致,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为主题的服务活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作为科室主要成员,康复医学科全体女职工在科室内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康复科始终保持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科室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科室明确了建设“服务型科室,规范化科室,学习型科室”的目标,形成了形成有章可循,有章必行的科组两级负责制,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模式,每位成员都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实践着主人翁精神。康复医学科科女职工让大家感受到的是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和务实的作风,大家在面对日益繁重的科室工作时勇于担当,任劳任怨。
献身职业谱新曲
医院的重点学科,不断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而女职工成为科室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中她们展现了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积极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医德规范,亲切做好医患沟通,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心灵细心呵护抚慰。在工作中大家分工明确,求同存异,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孙智千作为科室的负责人,在科室管理中首先突出团结、和谐,发挥团队协作和科室成员尤其是女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临床、护理和治疗师三组的组长都是女职工,她们带领大家在科室建设目标的指引下,临床组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信息化,工作中落实核心制度;康复治疗组严格落实康复训练规范操作,记录完备;护医院工作落实患者安全目标,落实康复护理规范,突出康复特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康复医学科成为地区人民信任的品牌科室。
不断进取建新功
我们大家都明白,每个人的进步凝聚成了科室的进步,科室的进步也会成为大家进步的推动力。近几年康复医学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团队,在海淀区康复医学领域成为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重点专业学科。
自年承接海淀区社区康复岗位培训基地教学工作,连续13年举办海淀区社区康复培训班,一直致力于为海淀同仁带来康复医学最新的发展动态,开拓崭新的学术思路,推动海淀区康复医学实践。年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年被评选为海淀区重点培育学科,承担了北京市科委的《脑卒中社区康复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科研课题,近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年通过评审成为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北京市脑瘫儿童肢体残疾的康复治疗工作;在这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为了服务好本地区居民,于年成立心脏康复中心。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康复医学科在年被指定为海医院,同时承担海淀区残疾人肢体残疾技术服务工作。
四年来,孙智千主任带领残疾人鉴定和康复指导团队不辞辛苦,深入海淀区残疾人家庭开展入户残疾鉴定和康复服务指导工作,得到残疾人和海淀区残联的一致好评。在科室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康复医学科还注重关心女职工,为她们提供最自由的空间,最贴心的关爱,愉悦了身心,激发了工作热情。今后,医院康复科将继续秉承初心,带着集体的温暖和融洽成就的完美信念、坚定前行。
信息来源:康复科
审核编辑:马念慈
奉献健康
创造和谐
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