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特性 > 正文 > 正文

新中式风如何不走偏操刀春晚的文博大咖搞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8/31 11:57:40
00:35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李蔚

今天元宵,春节民俗里的最后一站。在家里吃完一碗汤圆后,很多人才认定自己算是告别了“春节档”,开启节后的复工。

回望甲辰年春节,诸多传统文化元素经发酵而升级为种种现象,其中最火的就是“新中式”服饰风潮。

有多火?春节过了,势头仍不减,甚至越演越烈。

在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初九初十起,很多档口的主播已经早早开卖新一季的新中式。在一些平台上,以卖高货为口号的深圳南油服装批发市场的主理人,也陆续上架了中式服装,哪怕靠一件不合码的样品,一晚上也能预售出N件。

“今年,没有一家直播间能扛得住不卖新中式。”这句话几乎成了所有主播开卖新中式的开场白。

从年前就刮起的新中式大流行,明星身上的中式服饰已被光速复刻,再到年央视春晚台前幕后的解读,尤其是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的播出,又让一些厂商嗅到爆火的商机。

有人说,这又是一轮时尚的循环,跟多年前的汉服、国潮一样。

真是如此吗?新中式如何定义,与汉服如何区分,它的爆火又从何而来?

我们专访了今年央视春晚《年锦》节目的服饰指导、服饰史学者陈诗宇,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微博文博大V扬眉剑舞。

“中国是一个衣冠大国,但是很可惜的是,当代的中国却没有代表性的服饰形象。”陈诗宇说,他非常高兴看见当下的汉服热和新中式潮,“希望这些现象能帮助当下重建中华服饰体系,形成具有东方审美的代表性中式服装。”

但是做到这一步,是很难的,陈诗宇毫不讳言,可能需要很多的人,很长的时间,投入很大的精力。

“我们先要去了解历史,去搞清楚古人真正的样子,也许和大多古装剧中展现的不太一样。”

认知先从复原开始,看看真正的古代人是怎么穿的,有什么讲究,再寻摸总结出上下五千年一以贯之的内核规律。陈诗宇认为,服饰虽然在演变,但并不是断裂的,自有一条脉络存在。“让服饰符合现代社会日常的生活环境,也符合当代国人更开阔大胆的审美。”陈诗宇说,首要一步,是打破偏见,从中国的传统衣冠服饰里,去探寻中国文化的基因。

《年锦》中,除了展示中华的传统纹饰,刘涛、刘诗诗、李沁和关晓彤和16位汉服模特演绎了20套服饰造型,呈现了汉唐宋明四个时期相对完整的典型服饰样式。

中国人在衣上是真讲究,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不同的节日穿不同的纹样,仅纹样就寄寓着独一份的美好。所以节目最初的策划用意,就是展现中华的纹饰之美。陈诗宇说,舞台上亮相的《年锦图》,是杭州人、敦煌艺术与工艺美术设计与研究专家常沙娜亲自策划的,她今年已93岁。

陈诗宇在去年下半年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就与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合作,从数百个中国传统纹样中,筛选出20多款,并将它们融入到演员的服装造型中。

比如,刘涛身上的汉代深衣,纹样之一出自楼兰的长乐明光云山瑞兽锦,镜头特写展示的是汉代著名的信期绣,以玄鸟象征信期而至。

长乐明光云山瑞兽锦

刘诗诗穿的那一套,上衣、裙腰和裙摆的纹样分别来自敦煌藏经洞、法门寺和日本正仓院。

翔凤纹

李沁的服饰,首选了一款年首次展出的来自周塘桥南宋墓的牡丹月桂纹,花中有花,元素丰素。

缠花牡丹莲花童子纹

而关晓彤所穿的那套明代袄裙,上面的“大吉葫芦纹”是节目策划之初最早确定下来的,出处来自北京艺术博物馆,里面还组合了柿柿如意、戟祥如意福禄等图案。

大吉葫芦纹

不只“四美”主角的服饰和纹样,16位汉服模特所身着的,其中的组合与复原也有着特别的考虑和出处。展示出来的20套,涉及余件单品,大多来自他过去和各博物馆合作的复原展示。

其中一套战国楚服,依据马山楚墓文物复原。他说,这套衣服早在年就开始尝试,经过多次修正,也根据最新的修复数据升级了方案和工艺。还有两套是武周时期,“想告诉大家,唐代并不只是以丰腴为美,唐代美人也可以是优雅修长的。”

这20套服饰,全部有考古资料可考,用料也多是与各地的非遗传承单位和个人合作,其中就用到了来自杭州的杭缎。

《年锦》节目中“四美”之外的四组16套汉服

徐悦尔,参与《年锦》的“十六美”之一,去年接到了陈诗宇的邀请,“他说也许有那么一次机会,可以把汉服穿进春晚。”徐悦尔有些激动。

《年锦》节目

早在年,陈诗宇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tx/1182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