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桥墩没有梁体,西四环主路边上有座烂尾桥,20年了一直没有建成。近日,市民郭先生拨打北京市民热线反映,挺立在路边的两个桥墩,已开始风化,难免会有水泥块掉落,有一定的隐患。这座桥当初是怎样规划的?为何烂尾20年一直不建?今后是建还是拆,都该有个说法。
4月2日,在海淀区远大路和西四环的交汇处,记者看到了郭先生所说的这座烂尾桥。桥墩长约10米,大约两层楼高,立在西四环主路东西两侧绿化带里。附近居民说:“这可20年都不止,最起码是年以前的产物。修这个桥可能是想这么往西边修一条马路,估计没规划好吧!”
西四环边烂尾桥/记者拍摄
不修建也不拆除,这样的半吊子工程,既影响美观,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前些日子的大风天里,有人驾车在西四环这个路段正常行驶过程中,还被桥墩上掉落的水泥块砸中了车。周边居民表示,桥墩多年来没见有人维护,日久风化,看着也“碍眼”。
西四环烂尾桥位置图/记者制图
虽然看着它越来越旧,但是不少居民还是盼望着这个桥墩能得到修缮,并且物尽其用。西四环这一路段的东西两侧都有居民区,医院、中学、幼儿园、金源新燕莎购物中心等功能区,现在东西两头居民只能从居民区向南或向北,通过现有的两座过街天桥,再下来折返到路对面,一来一回要多走一公里。
行人需向北或向南经过街天桥穿过西四环/记者拍摄
有的走不动的老年人,只好坐公交车绕远过马路。在远大路西口公交站等车的刘阿姨说:“年轻人还能骑自行车,老人就得坐公交车了。从东边回西边,我就坐路或者路,反正怎么着都得往北绕一站多地,完了再往南绕。”
老年居民东西往来多依靠公交车/记者拍摄
由于现有过街天桥上下都是台阶,栗先生的老母亲坐着轮椅,上不了天桥,他们俩要向南北两头绕到四季青桥下或者南坞桥下,从地面有路口的地方过马路,单向就要走一公里多。
坐轮椅等行动不便居民需绕行更远/记者拍摄
附近居民表示,这里要是真能修一座过街天桥,行人能直接过来的话,那可就能方便好多人,这个桥墩子也算利用起来了。
追问1
这里究竟是座什么桥?
桥梁建设单位首发集团公联公司文字答复表示,这两个桥墩是西四环建设时预留的远大路跨越西四环的桥梁下部结构。后因远大路建设时征拆等原因,远大路跨越西四环桥梁没有实施,相关征拆问题建议咨询属地。
属地海淀区四季青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经咨询镇政府城建科、规划科等相关科室,没有查到关于此桥梁的相关资料。修桥与否需要按照规划来。
追问2
这座桥是如何规划的?
经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与该道路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沟通核实,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远大路为海淀区四季青镇连接西三环与西四环的一条东西向城市交通干道,规划为城市主干路,于年建成通车,道路西侧与西四环东辅路相接。远大路与西四环相交处设计为部分互通式立交,名为远大桥,也就是这座烂尾桥,主要解决远大路与西四环间东向南的交通转向需求。
远大桥在年西四环建设时也同期建设,当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立交桥区东南角农村信用社拆迁问题而被迫停工,桥梁便只在四环主辅路隔离带中预留两个桥台,目前该信用社已拆迁。
现状远大路与西四环东辅路采取“右进右出”,也就是西四环内环方向右转进入远大路,远大路西侧右转进入西四环内环的方式组织交通。
远大路与西四环东辅路“右进右出”/记者制图
追问3
这座桥是建还是拆?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表示,由于该项目历时较长,且周边用地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关于项目后续工作,需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属地政府共同研究确定。
20多年时过境迁,跨越西四环的这项桥梁工程一直搁置至今,后续是建是拆仍未有定论。这座烂尾的远大桥像是“遗址”一样孤独守望,周边百姓对它也从起初的“期盼”,变成了现在的“嫌弃”。不管是拆除以便减少老桥风化带来的安全隐患、美化四环路风景线,还是继续建设使其得到利用、便民利民,都希望属地政府和相关单位能真正加紧行动,把这座桥的去留问题尽快提上日程,而不是一味地搁置不理。
记者
李天一
编辑
朱来生
主编
程艳
推荐阅读
危桥封闭快两年了,说好的改造呢?
04-20推送
这笔钱你想花?后面取一下号……
04-19推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