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季青 > 四季青论述 > 正文 > 正文

西川北京最后的迷信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5 20:46:44

年西川获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北京现场”(BeijingCase)项目基金。此项目由7位(组)德国艺术家与3位(组)中国艺术家共同完成。西川负责调查北京的宗教建筑。

7月至10月间,西川实地走访了北京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等宗教场所20余处。调查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与拍摄的照片曾于10月底在北京大山子艺术区0工场画廊举办的“无形的城市”展览中展出。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西川为此项目所撰写的调查报告,用德文和英文发表于GregorJansen主编的Totalstadt-BeijingCase一书中。该书年由科隆VerlagderBuchhandlungWaltherK?nig出版社出版。

北京:最后的迷信(节选)—西川文

原刊于《今天》期

西川

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系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写作项目荣普作家()、纽约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曾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校图书馆馆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各类著作约三十部,其中包括诗文集《深浅》、诗集《够一梦》、长篇散文《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论文集《大河拐大弯:一种探求可能性的诗歌思想》、专论《唐诗的读法》《北宋:山水画乌托邦》(即出)、译著《米沃什词典》(MiloszsABCs,与人合译)、《博尔赫斯谈话录》(BorgesatEighty:Conversations)等。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年度作者奖()、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瑞典马丁松玄蝉诗歌奖()、日本东京诗歌奖()等。其诗歌和随笔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近三十个国家的报刊杂志。年德国柏林诗歌节宣传册称赞西川为“当代诗歌的重镇之一”(oneofthegreatsofcontemporarypoetry)。

一、数字的变迁北京曾是辽代(-)的南京、金代(-)的中都(位于明、清北京城的西南),但不是辽、金的唯一都城。北京作为中国的首善之区始于元朝(位置稍北于辽金故都)。至元四年()正月,刘秉忠、赵秉温、段桢、张柔等受命营建新都城宫城。他们对元大都的总体设计基本上遵循了《周礼·考工记》的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元朝北京称“大都”,其南北、东西干道各九条,每区域内平列胡同二十二条。胡同之间距离7.7米。元时规定:大街阔二十四步,小街阔十二步,胡同阔六步。当时一步等于5市尺。因此胡同宽度当为9.3米。元大都城内共有胡同条,元代灭亡后北京城址略微东移,胡同数量增至明代的条。至清代增至条。年出版的《北京地名志》记载当时大小胡同共余条。到年建立新中国时,胡同的数量再增至余条(一说余条)。但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胡同的数量又下降至条。据王军《城记》,二十一世纪初的一两年里,北京的胡同曾以每年条的速度消失。我在此之所以首先谈到胡同的数量,是由于胡同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北京城宗教建筑的多少。传统上,每条胡同内都会有一两座宗教建筑。即使年以后许多宗教建筑失去了宗教功能,但建筑本身一直存在,直到九十年代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开始。宗教建筑原在北京旧城圈(即二环路)内占有相当大的规模。据说无论你站在何处,以你所站地方为圆心、以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你总能发现一座或多座寺庙。辽、金、元三朝都城与近郊寺庙的分布奠定了北京部分庙宇的基础。明、清两朝北京居民的身份与居住区域和民族与居住区域的分布,又对老北京庙宇的地域结构产生了影响。在明朝解体(十七世纪早、中期)和清朝解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代,西方宗教在北京的传布也改变了北京宗教建筑的地域分布。北京城内的宗教建筑涵盖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萨满教、摩尼教,乃至民间信仰的小宗教。各宗教在北京可谓应有尽有,和平共处。据民国十年()统计,北京城内外共有天主教大堂60座、新教耶稣堂53座。这一数目在后来激进的社会历史潮流中迅速下降。目前北京地区天主教教堂共17座,其中6座位于城内。分布于城区和远近郊的耶稣堂共10座。穆斯林在北京的居住史可上溯到辽代。现存文献《岗上志》记载牛街礼拜寺创建于辽圣宗统和十三年()。元中统四年(),大都回族户。按每户5人计,约人,占当时元大都总人口十分之一强。当时已有清真寺35座。这一数字在很多年里变化不大。年北京城及近郊的清真寺共有38座。到二十世纪末,北京地区穆斯林人口已达20多万,拥有的清真寺多起来,达到68座。北京城内外最多的宗教建筑当然还是佛寺、道观。特别是佛寺。明代中叶,城内外共建佛寺座,其中营于西山的寺庙座。在清代乾隆十五年()绘制的《京城全图》中,明确标出的内外城寺庙共座,其中关帝庙座,观音庵座。年北平特别市登记在案的寺庙共座,其中佛教寺庙座(包括座关帝庙)。至年,增至座。此后寺庙的数量逐年下降,至年降至座。但是,有关北京寺庙的数量见于不同材料,往往是矛盾的。据北京市文物局年统计,当时全市尚存庙宇座。这可能涵括了曾经作为宗教场所但当时已不再作为宗教场所的所有建筑,或者是不同的统计有不同的统计范围所致。现今城区内依然作为佛教寺庙被维护的大约只有30来座(不包括远郊区县),另外尚有若干座道教和其他民间宗教建筑。北京旧有“九坛八庙”之说。九坛指天坛、地坛、社稷坛、日坛、月坛、祈谷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都是皇家祭祀之所。“八庙”指的是什么,则众说纷纭。一说指的是北京八大禅寺:贤良寺、法源寺、广济寺、广惠寺、拈花寺、柏林寺、龙泉寺、旃檀寺;一说指的是八座比较著名的喇嘛庙和道观:隆福寺、护国寺、妙应寺、普渡寺、雍和宫、白云观、东岳庙、朝天宫。也有说是指八座神庙,也有说是指清代八所皇家寺庙,等等。我在这里没有提到那些半宗教性质的建筑,例如孔庙。目前北京的宗教建筑大约可以分为三类:1.依然用于宗教活动的宗教建筑,包括所有的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封闭或挪作他用,现已恢复其宗教功能)和部分佛教、道教庙宇。2.用于旅游的宗教场所,例如变成了民俗博物馆的道教东岳庙、变成了古钟博物馆的佛教大钟寺、变成了古玩市场的佛教报国寺等。此外还有作为道教全真教祖庭的白云观,既是宗教道场,又在门口售票。3.被居民占用的废寺,这类废寺主要原属佛教和道教。1二、拆迁问题一方面,北京城市面貌的变化令人惊叹。另一方面,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的北京城市拆迁,由于其规模之大、对老建筑的破坏之烈,如今已经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广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jiqinga.com/sjqls/9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季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