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茶的文化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不可一日无茶,多少文人骚客留下了无数茶的赞美诗文:“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其实这是茶自我转化的一个阶段与过程,这不,每个季节迭代而生,茶就展露出了她最真实的一面,又回到曾经喜欢的那个样子,甚至变得更好了。
随着气温的回升回落,每一个季节,都是品尝一款普洱茶最真实的口感的时候,所以是收藏一款茶的很好时机……
在种类繁多的茶中,我独爱普洱茶,不仅因为普洱茶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滋味、越陈越香的特质,更因生长在澜沧江中游流域的普洱茶树对生长的自然环境没有特别要求,不论土质肥沃与贫瘠,哪怕是在荒山上、瓦砾堆里,都能活下来并长成一株株长青树;对气候也没有特别要求,酷暑也好,严寒也罢,都能尽情地吸纳天地之精华,四季青葱翠绿;它求之甚少,付出很多,叶儿采了又发,发了又采,循环往复,为人们贡献一季又一季的馨香的绿叶,一直到生命的终结。
每个茶友收藏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缘由与情怀,因为有了茶,平凡的生活里,增添了许多诗意与美好!
当年的气候,降水量,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茶的品质口感,所以导致同一个茶区的茶,不同的年份,口感各异,形成每一个年份口感的独特风格,年年岁岁我们可以买到同一片区的茶,却不一定买得到同一年份的茶,好茶错过了,来年的茶不会再有今年的口感。
一棵棵长在山野的茶树吗?不必有肥沃的土地、不需要精心地栽培呵护;他们求之甚少,付出很多,一年四季,不分寒暑,奉献无数芬芳的绿叶。
现在茶的品质整体是可以保证的,但茶山的环境也会发生改变,茶的品质也会随之改变,好比古人用露水,雪水,雨水等泡茶,是高雅之举,水为茶之母,好茶遇到好水,便有了一杯好茶。而今,没人敢用雪水,雨水,露水之类的水来冲泡茶了,究其缘由是因为环境的恶化,使之污染。
普洱茶界有句比较经典的话语:“品老茶,存新茶”。每一年为自己存一点喜欢的茶,想喝好茶的时候,随时都有好茶可以喝。
普洱茶,在它们旺盛生命的时机,从采摘到制成饮品,历经萎凋、炒青、揉捻、干燥等诸多环节,被用以诸如发酵、渥堆、团揉、蒸、压等诸多工序,最终长久地存于世间,成为有生命的古董,让人们一生享受它独特的陈香和醇厚的滋味。
在茶友圈很流行这样一句话“买茶,并不是把钱花出去了,而是换一种方式留在了身边”,我很喜欢这句话,并不是因为自己做茶,劝别人买茶的托词,像普洱茶这样特殊的一个茶品,没有具体的保质期,反而在存茶的过程中,时间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她会因为时间的累积,价格与品饮价值都得以提升。
酒热能调节气氛,也能够使人冲动,但茶香能够使心情平静,为心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出良好环境,温热的茶汤也使我们温暖……
如果说文字能够记录过往的记忆,那么一饼纪念茶则是承载了当时的心情,使回忆充满了温度,让记忆清晰深刻。
茶在这个年代里,越来越受欢迎:孩子出生时,选一款好的原料,作为孩子的出生纪念饼,见证孩子的成长;乔迁新居,选一款茶做成乔迁纪念饼随礼,与朋友亲人一同分享喜悦;与心爱之人步入殿堂,选一款喜欢的茶做成结婚纪念饼,以表往后同甘共苦的决心,与茶见证彼此陪伴的岁月。
泡一杯普洱茶,让茶香慢慢随空气舒展开来,那浓厚的香气、层出不穷的滋味,持久的生津,久久回味在舌间,品味着茶汤,仿佛老师亲切的话语,在耳边响起,涤荡在心间,久未消散。“柑香萦绕暖意达,蜜香馥郁度朝夕”,愿让此刻的味道,温柔一般体己着我们、长长久久地陪伴着我们,滋润我们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